翟德芳/文 看罢仰韶遗址,我驱车西行,过三门峡、函谷关,沿东流黄河南岸行至潼关。在潼关小住,我游览潼关古城、循黄河古渡北望风陵渡,遥想几千年来围绕潼关发生的影响历史的大事,第二天就直奔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而来。
在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上,以发现时间和重要性而论,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绝对可以排进古代遗址的前五名。当年,学术界还在讨论仰韶文化的时候,是半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确定了半坡类型的命名,从而在仰韶文化的一统天地里,明确了有这样一个带有独特风格的文化的存在,为仰韶文化树立起半坡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两个阶段的标杆。
半坡类型与差不多同时期确立的庙底沟类型双峰并峙,对构建中国史前文化框架具有开创之功,带动了聚落考古研究和多学科合作考古,推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我由豫入陕,确定第一站必须要去拜访的,就是半坡遗址。
石兴邦先生塑像
对我来说,访问半坡遗址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要去见一位久未谋面的故人——半坡遗址发掘的主持者石兴邦先生。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在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时担任国外考古分支的副主编,并撰写了北美地区的考古条目,我负责国外考古分支的编辑,在工作中经常向石先生请教。《考古学》卷出版后,我就从事其他工作去了,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石先生,前几年得知先生去世,心中很是难过。这次来陕西,看一看先生主持发掘的遗址,也算是对先生的缅怀和纪念。
半坡遗址的发掘与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
1953 年春,西安的灞桥火力发电厂专用铁路路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工地上,推土机经过,出现了大量石制工具和人的遗骨,还发现了不少彩色的陶器。施工单位迅速向文物主管部门汇报情况,文物专家闻讯前往,在工地收集被发现的石器和陶器并进行鉴定,初步判断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陶器、尤其是彩陶图案,具有仰韶文化特点。同年 9 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次年开始,直到 1957 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 5 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 1 万平方米。
《半坡姑娘》雕塑
半坡遗址的发掘,是以大面积揭露古遗址的聚落考古方式开展的,开创了中国聚落考古学的先河。在发掘过程中, 1956 年 3 月,陈毅元帅来此视察。他看到那些精美的文物,十分感慨,赋诗《半坡村访古》:“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稀。绝无甲骨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考察完后,他立刻向中央提出建议,应拨款修建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
正是落实陈毅的建议, 1958 年 4 月,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遗址原地建成。博物馆是原始村落风格,进入原木搭建的史前房屋风格的大门,迎面是一座水池,水池中是正在用小口尖底瓶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我走到这里,想到这座遗址博物馆竟是与我同年,感觉到岁月沧桑给半坡姑娘带来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分。
半坡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半坡人生活图景
半坡博物馆包括文物展厅和遗址保护大厅两个部分。在博物馆外,有发掘主持者石兴邦先生的半身塑像。我在塑像前向先生三鞠躬,表达对先生的敬意,才走进博物馆,开始此次的考察朝拜。
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
经发掘的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一条小沟分为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座大房子,周围是小房子。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烧窑区。
半坡遗址房屋复原
半坡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石、骨为原料。石器有斧、锛、凿、刀、铲、砍伐器、磨棒、磨盘、箭头、网坠和纺轮。骨器有骨针和鱼钩,有的鱼钩还有倒刺。生活用具主要是红底黑彩陶器,以圆底钵为主,纹饰以条纹、三角纹、细绳纹、弦纹为主。彩陶上有笔划简单、形态规范的刻划符号,似是原始的文字雏形。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刀和石刀
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的村落定居者。居住区中央的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渔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半坡的成年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的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半坡遗址发现的贝壳装饰品
半坡文化的彩陶瓶
半坡文化的波折纹细颈壶
根据半坡遗址的发掘而确定的半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为距今约6800~6300年。这一文化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影响范围包括晋南、陕南陕北以及河套、伊洛—郑州地区,在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半坡文化属于彩陶文化,盆、钵、罐、细颈壶等陶器上的彩绘作品丰富而生动。彩陶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另一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外壁上部,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考古学者认为,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可能是山或水的写意。
半坡文化的鹿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的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的变体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彩陶上最有代表性的花纹是鱼纹,不仅数量多,且贯穿于半坡文化的始终,鱼纹的形象由平板写实到活泼灵动,再到趋于几何化、富于装饰性,具有考古学分期的意义。
半坡遗址揭示的原始社会图景
半坡遗址发掘的意义,不仅在于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还在于这是我国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的揭露,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半坡人狩猎图景
半坡东依白鹿终南山,北边是开阔的平原地带,坡下有河水流过。在 6000 多年前,这里属亚热带地域,气候温暖而湿润。按遗址规模估计,半坡村居住人口为 400 到 600 人,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聚居地。半坡遗址的大房子面积约 160 平方米,是整个村落的中心,其前面是一片很大的中心广场。这座大房子应是氏族或部落的公共建筑,是大家举行集会、商讨事务的地方,也是老人和小孩子居住之处。
大房子四周的小房子,门道都朝着大房子,推测其中住着的主要是过婚姻生活的妇女及来访的其他氏族的男子。由此推知,当时社会还属于母系氏族阶段,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村中还有一个保存火种、吃“大锅饭”的地方,其遗迹现象是由椭圆形灶和圆形灶组成连灶,中间以长 1 米的火道相通。两个灶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很厚很坚硬的红烧土层,表明是长期使用的结果。这一遗迹展现了半坡人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围着篝火进食歌舞的原始生活场景。
半坡遗址的中心火灶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盛粟的罐和腐朽的粟,还发现炭化了的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证明半坡居民种植粟以及蔬菜。许多石或骨的箭头表明半坡人已使用弓箭。半坡人已经驯养狗、猪、鸡,在农耕之余,男人们会去树林里打猎,女人们则会采集植物的果实,或者捕鱼和螺蛳等水产品。
内装谷子(粟)的小罐
遗址出土的工具表明,半坡人不仅从事农耕、渔猎和采集,同时还有制陶、纺织等生产活动。半坡人是出色的匠人,他们制作的陶器很有特色。半坡人做饭使用陶甑,其原理与今天的蒸锅并无区别。小口尖底瓶是半坡最具特点的陶器。关于它的用途,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汲水器:在双耳系上绳子,打水时瓶子接触水面会自动倾斜,灌满水后重心变化,会自然竖起;其器形便于手提与肩背,并且因为口小,运送路上水不容易溅出。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酿酒用具,其尖底造型是为了发酵粮食酒。
半坡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
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半坡人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从出土的陶器上能看到抽象的刻画符号,一些图案表明他们已经具备数列和多边形的概念。他们还制作出陶质乐器——埙,今天的艺术家仍可据此吹奏出乐曲。彩陶上的人面鱼纹图案,或许就是半坡部落的图腾或族徽。
反映半坡人数列概念的彩陶碗
半坡人还修建有防御工事——大围沟。这个大围沟宽 7~8 米,深 5~6 米,底径 1~3 米,全长 300 多米。沟的内沿高出外沿约 1 米多,靠居住区的沟壁坡度很大,外壁则接近陡直。这个围沟夏季可将村落中的积水排出,而遇到野兽袭击或外族侵袭时,则是村中防护的屏障,其功能等于后世的城壕。
半坡遗址的瓮棺葬(注意中间瓮棺上面的小孔)
墓葬区是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墓中死者一般都头部向西,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但都是同性的合葬。半坡人对儿童的丧葬处理十分特别,儿童大多置于瓮棺之内。当时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儿童死亡率应该很高。儿童夭折了,大人就会在房屋附近地上挖坑,放入陶瓮或罐,把孩子尸体放在里面,上面再盖上陶钵或陶盆,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葬。这类瓮棺葬,上盖的陶器都会凿个洞,也许是供死者灵魂出入,反映了成年人对儿童的眷恋思念之情。
图片 | 翟德芳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