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德芳/文 因为我本来是把大同附近作为下次访问西北的停留地,所以此次山西访古之行,在结束太原的访问之后,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就准备踏上归程了。我拟定的回京路线是取道飞狐陉、蒲阴陉出太行山,所以把代县作为山西访古的最后一站。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忻州市。该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 ,又是“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但这个县又是个小县,总面积只有 1700 余平方千米, 2020 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仅 17.9 万人。
我从太原出发,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太行山环抱的代县县城,也即代州古城。古城很小,一条雁靖大街从中穿过,整个县城里甚至都没有公共汽车。但就是这个小城,在 2300 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先后是雁门郡郡治、代州州治、都督府府治、兵备道道所和振武卫卫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和文化名城,史称“屏藩畿甸”、“北门莞钥”。古城内外现有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文物遗迹 216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因为我是路过,走马观花,不可能全部寓目,只重点访问了边靖楼、代州文庙和阿育王塔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
边靖楼:万里长城第一楼
边靖楼又名谯楼、鼓楼,位于代县县城十字街心。城楼是代州城的最高点,也是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守望料敌、指挥作战,具有重要军事价值。该城楼比山海关边靖楼高15米、比嘉峪关城楼高 17 米,因此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城楼于明洪武七年( 1374 )由吉安侯陆亨主持兴建,成化七年( 1471 )遭火焚毁,成化十二年重建,保存至今。
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坐北向南,由高大的砖券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呈四棱台状,底面东西长 48.61 米、南北宽 39.57 米,顶面东西长 45.10 米、南北宽 35.97 米,高 8.92 米。基台南北向正中辟砖券门洞,高 6.8 米、宽 6.7 米。基台通体用长 42 厘米、宽 21 厘米、厚 8 厘米的特制青砖包砌。
边靖楼侧的“勋屏三京”牌坊
楼身通高 26.7 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二层檐柱之上施五踩重翘斗拱,三层檐下施五踩重昂。每层四周搭交形成上下重叠柱网布局,别具特色。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四周围廊用四柱。楼南第一层挂有“晋北形胜”牌匾,为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知州杨弘志所立;第三层挂有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立的“声闻四达”横匾,匾高 3 米、长 9 米;第四层挂有道光二十七年( 1847 )知州陈鼎雯的草书“雁门第一楼”横匾,匾高 2.7 米、长 7.3 米;楼北面第三层挂知州杨弘志立的高 3 米、长 8 米的“威镇三关”巨匾。楼内设有楼梯,可达顶层,远眺南北。
边靖楼上的“雁门第一楼”和“声闻四达”牌匾
城楼极为坚固。其一层砖墙厚度达到 2.17 米,是现代普通砖混结构住宅外墙厚度的 6 倍;二层砖墙厚度稍薄,但也达 0.96 米。厚实的墙体把金柱、老檐柱封护在墙体内,不仅起到稳固柱子的作用,同时也保护木柱不受风雨侵蚀。内圈柱网中,前后共 8 根通天木柱,每根长达 26 米,直通三层楼体,从而保证了楼身的稳固。
边靖楼内的唐代石灯台
在基台东北侧设有登楼步道,沿步道登上台基顶部,即是一层城楼前的平台,站在平台之上,可北望雁门、南瞰滹沱,附近山川景物尽收眼底,蔚为壮观。楼内第一层大堂陈列有县域内征集的文物,其中的唐代石灯台很有特色。
代县文庙:保存最完整的州县文庙
代县文庙也位于代县城内,始建于唐代,元至正十八年( 1358 )毁于战火,至正二十七年重建,明洪武二年( 1369 )重建工程竣工,成化、嘉靖年间扩建,清同治三年( 1864 )东庑大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遗构,个别建筑为清代所筑。
代县文庙万仞坊
文庙,是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明、清时期,各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也兼做府学或县学的学校。代县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14400 平方米,共有前中后三重院落,总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万仞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敬一亭。万仞坊与棂星门两翼均设八字墙,戟门前左右分列名宦、乡贤、节孝三祠。
代县文庙棂星门
万仞坊由四柱三楼组成,正中木雕“万仞宫墙”四字,主楼五朵斗拱,次楼各三朵斗拱。万仞坊的斗拱造型特出,层层叠加,有如蜂巢般工整而奇巧,繁复而美妙,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万仞”本为学生崇仰孔子之词,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后人因此在孔庙前院筑“万仞宫墙”,以象征孔子学问精深,非常人所能仰及。所以,脱胎于万仞宫墙的万仞坊也成为各地文庙的特有建制。
棂星门侧墙的琉璃团龙
棂星门由六柱五楼组成,中间为明楼,两侧是次楼,明楼、次楼中间设有夹楼两座。明楼正中雕“棂星门”三字,两边均有木雕。墙檐为仿木砖雕。夹墙正中有琉璃团龙,飞椽以下是较细的砖雕,东边中间是暗八洞,两边为琴棋书画;西边中间是风凰牡丹,两边为四时如意。琉璃团龙颜色分黄、绿、兰、紫,飞椽以下的砖雕都具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泮池上的状元桥和戟门
进入棂星门,正面即为半圆形泮池。古礼,周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所以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因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文庙建“泮池”为其规制。泮池上架状元桥。泮池东为名宦祠,供奉官宦牌位 50 位;西为乡贤祠,供奉历代贤人 50 位。前院西面有节孝祠,设立着历代烈妇烈女牌位。
戟门位于泮池北面,又称大成门,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名。戟门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斗拱为单翘品字式,单檐歇山顶,碧琉璃瓦覆盖。戟门建在高 1.2 米的台基上,前后筑石阶踏道,是典型的明代遗构。
代县文庙大成殿
戟门之后是中院,也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正北为祭祀孔子的大成殿。大成殿是代县文庙的主殿,建于高 1 米的台基上,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月台,月台三面以石雕栏围护,甬道为五爪团龙石雕,左右为石阶踏道。檐下斗拱九踩单翘三下昂重拱造,殿内绘龙天花板布顶,中设八卦藻井。前檐设置隔扇门,棂花图案12种。大成殿殿顶的蹲兽仅有龙、凤,是为县级文庙的品阶。大殿正中曾设孔子木雕大牌位,左右设曾参、孟子、颜回、子思及先贤 12 人牌位。中院东西各建 15 间廊庑,供奉先贤牌位 39 人、先儒牌位 31 人,是县学学生读书的地方。
大成殿内的藻井和“万世师表”牌匾
后院建敬一亭,四周围廊,东为崇圣祠,祟圣祠左右分列先贤、先儒祠,内设颜回、子思、孟子等祀位及 10 位先贤儒牌位。
阿育王塔:中原地区仅存的喇嘛教塔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古城圆果寺内,俗称白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 601 ),原为木结构,名龙兴塔。唐会昌二年( 842 )灭佛,塔毁;大中元年( 847 )重建,改名圆果塔。五代后周显德元年( 954 )重修,北宋元丰元年( 1077 )遭雷击焚毁,崇宁元年( 1102 )重建。南宋嘉定十一年( 1218 ),塔毁于元军。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忽必烈主持将阿育王塔由汉式木塔改建成为砖塔。由于蒙古人崇信喇嘛教,故代州塔被建成覆钵式喇嘛塔。
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为圆锥形砖构实心藏式喇嘛塔。塔的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50 米、东西宽 30 米,高 1.5 米。塔本身由底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通体平面呈圆形,周长 60 余米,最大直径 21.78 米,高 40 米。
阿育王塔须弥座上的雕刻图案
阿育王塔底部为双层束腰须弥座,下部砌筑反叠涩收进砖台两层,其上施覆莲瓣圆盘,圆盘四周镌刻大型覆莲瓣30瓣,绕以缠枝花纹陀罗尼经。莲瓣瓣尖翘起,雕刻精细,刀法苍古,是其他喇嘛塔中少见的雕刻方式。
阿育王塔塔刹底座的构造
阿育王塔的刹座为叠涩砌筑,平面呈“亞”字形,其上承托铁质刹杆,砖作相轮十三层(元代造十层,清代修葺时加盖三层),喻示佛教十三天,收分甚急。其上置圆形露盘,周悬金铎,状若伞盖。极顶以葫芦式宝珠两枚和圆形宝珠两枚收刹,四枚宝珠上下叠置而连成一线,均以刹杆串联并且支撑。
阿育王塔的塔刹
可能有人对阿育王塔此名不理解。阿育王是公元前 3 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前 270 年弑兄即位,以武力实现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建立起庞大的帝国。阿育王残忍嗜杀,是佛教使其逐渐感悟忏悔,放下屠刀。为示虔诚,阿育王将佛教尊为“国教”,使佛教在孔雀帝国得到极大发展。阿育王曾先后三次把国家布施给佛教,再以珍宝赎回。为弘扬佛法,阿育王将原来分属八国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在孔雀王朝内外建塔八万四千座加以供奉,所建之塔均称“阿育王塔”。由于阿育王弘扬佛教的影响,后世所建的佛塔也多被叫做“阿育王塔”,以“阿育王塔”命名的佛塔中国就有 19 座。
阿育王塔砖雕图案细部
代县阿育王塔比例和谐,稳健挺拔,轮廓秀美,叠涩精致,素净雅丽,砖雕技艺高超,是中国元代喇嘛塔的佳作。它与北京妙应寺大白塔一起,成为中原地区今存喇嘛塔早期作品的典范。
需要说明的是,阿育王塔所在的圆果寺,其实位于代县县政府的后院,要瞻仰此塔,需要从县政府的正门进入。好在政府的门卫这方面很是通融,凡是去观赏阿育王塔的,即使是开车进去,也不阻拦。
图片 |翟德芳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