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从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传来好消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真正意义上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节日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春节代表性项目共有六项,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200多项,再加上省市级春节相关非遗项目更可多达千余项。全国各地的非遗馆和民俗馆也均会包含节日遗产,但此类展陈多聚焦于区域性的民俗表象。如果以“全人类共享的春节”为主题来打造节日博物馆,可呈现基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跨学科的、更为完整的春节文化谱系。
回溯中国节日遗产保护的时间轴,2006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2009年“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保护名录,这是中国首个进入该名录的节日遗产;同年,“羌族农历新年”被列入人类非遗急需保护目录;2016年,随着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人类非遗名录,标志着中国的节日遗产已全面进入世界公众的视野;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直至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中国节日申遗历程虽然漫长,却足以说明以节日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信心与决心。
节日博物馆助力节日非遗传承
节日与中国民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凝聚着先民的智慧,维系着国人的情感,更建构了东方审美的哲学观念,成为串联起优秀传统文化事项的最佳方式。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以“祭祀信仰、庆贺游乐、节物风俗”为核心内涵,蕴含着“天人合一、敬祖孝先、贵和尚美、人伦和睦”传统观念与美德,它不仅是中华千年文明的缩影,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更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当今,博物馆被视作一种社会文化实践(social practice)的新形态,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有力支撑。博物馆实践(museum practice)是“正在发生的社会事实”,用杜尔干的社会学解释,这些事实包括人们的信仰、习俗、道德规范等,属于总体社会事实的有机部分。同时,博物馆也是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中“文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观点呈现。博物馆兼具社会和文化的功能,是文化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很多国家与地区,都有着体现本民族文化的民俗或非遗博物馆,其中节日类型的博物馆独树一帜。作为节日传播与传承的特殊文化空间,节日主题的博物馆具有突破节日时空囿限,通过节日的物质文化保存研究、活态展示教育、数字化传播等以提升社群与青年一代的非遗保护意识,协调不同群体、社区与个人的链接,助力节日庆典的再生产与再创造,从而发挥建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基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跨学科的节日博物馆,是通过对节日的社会史、文学史、图像史、民俗生活物证等举证,从节俗溯源、演进到节俗的固化、丰盈,再到现代都市语境下对节日文化的再生产,达成对中国传统节日精神与当代社会价值的再定义与新阐释。这种举证与呈现知识图谱与仪式图谱的建构过程,即是一种引领公众重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价值的过程,可大大提升大众节日参与度、体验感与审美能力。从此意义上来说,无愧为活化利用节日遗产的有效路径。
节日博物馆讲好中国节日故事
“谱系”是近代生物学用以描述“种系”发生的一个专门术语,既是关于事物逻辑分类的共时概念,又是关于事物历时演化的概念。近年来,利用谱系学探寻社会关系和文化结构的研究方法渐兴,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艺术、美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民俗谱系是对于文化整体性、联系性、互动性认识的重要视角与方法,包括族群谱系、空间谱系、时间谱系与形式结构谱系。以春节为代表的节日主题博物馆,可基于民俗谱系的整理、概述与细化,通过华夏大地共有文化根脉上所生发出各具特点的民俗表征,以口头传统的语言叙事文本、物象的景观叙事文本、仪式庆典的行为叙事文本以及数字化媒体的传播叙事文本,呈现春节的多元性、包容性、共享性与动态发展等特质。
春节口头传统的语言叙事
与节日相关的口头传统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包括歌谣、谚语、竹枝词等等,是历史中节日演进的经典与智慧凝结。如“年”的传说故事,讲述了年兽与炮仗的由来;腊月二十三,用蔗糖、米酒收买“灶王爷”,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三十贴门神,让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敬德、钟馗不再面目狰狞,变得和蔼可亲;正月初七人胜日,讲述女娲娘娘用五彩石补天、抟土造人的丰功伟绩;正月初十,早早上床睡觉不惊扰老鼠嫁女,饶有风趣。在民俗谱系的梳理中,春节的神话传说就像一座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为公众的节日教育,提供不竭的传统文化滋养。
春节物象的景观叙事
春节的年节风物不胜枚举,从南至北,从东往西,从年节装饰到衣食住行,如窗花剪纸、灯彩年画、春联盆景、年货美食、新衣鞋帽等等,可谓是五彩斑斓,洋洋大观。在民俗谱系的框架阐释之下,节日博物馆便能将物质文化的万千样态,聚合出同一的节日主题——“迎祥纳福,和合生机”。比如民俗谱系对门神画的呈现,从最古老的门神“神荼、郁垒”,到武门神“秦叔宝、尉迟恭”“赵云、马超”“孙膑、庞涓”,与之相对的文门神“魏征、包公、海瑞、文天祥”;还有女将门神,如四川夹江和绵竹年画中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又如年画《莲年有鱼》,就有杨柳青、桃花坞、朱仙镇、杨家埠、夹江、佛山、漳州等不同区域的刻画,特色鲜明的色彩、线条,童子的发饰服装,怀中所抱金鱼抑或是鲤鱼,抱鱼的姿势,再配以莲花的布局方位等,于精细微妙处呈现出各美其美的形态,但无论是何种风味,其所表征的均是对家庭子嗣繁衍与富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春节仪式庆典的行为叙事
除了静态的物象景观,古老的仪典与仪礼展演,结合与时俱进的交互媒介,使得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审美方式完全融合,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强了节庆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力,更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节日参与度提供了节日知识的前提准备。
比如立春仪式,一方面通过博物馆的造景再现农耕语境之下的“迎春”古仪,另一方面则嵌入现代都市语境,为年轻群体设计更为时尚新颖的打开方式。例如汉服立春游园会中,不仅通过影像再现了源自西周“送寒气”的“鞭春牛”古俗,同时又以展演与游戏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击打春牛彩灯赢得奖励,通过欢愉的气氛与分享,他们既体会了传统农耕社会“劝耕、劝勤”的仪式要义,同时也接受了“立春惜时、立志立行”的规劝。在唱春、咬春、颂春环节,参与的孩童吟诵“立春”诗词,可领略中华诗词之美;认识五辛盘以达防春困、避疫病、强体魄、迎祥纳吉之效,还亲自双手为父母奉上春茗,以示孝亲、人伦之礼。这样的活态展演充满仪式感,为参与者建立起一种对时序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人伦的共情。
春节数字媒体的传播叙事
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博物馆,不仅可为节日的物质文化提供良好的管理与维护,更可通过节日文物与数字影像的互文,再现并非常时存在的信仰空间、仪式过程,便于社会公众随时调用观看,有利于提升对节日整体的认知。例如,以AI辅助节日庆典的呈现与互动,通过点击观影像,就可即时观看华夏各地春节的庆祝游行,通过游戏互动,即可参与新年美食与传统花灯制作过程。又如,以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等数字化手段,打破博物馆时空的藩篱,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节日中鲜活的事件、人群、文化生态环境等等,可赏、可玩、可学,而且同时再现多点的数据网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春节知识体系,数字化让节日变得触手可及。个体与群体的链接,更可以多媒介的手段与方式,通过互动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节日的故事。
节日博物馆应有全球视野
节日遗产是一个集口头传统、地方知识、社会关系、仪式庆典、传统工艺、审美风格、宇宙观生命观等约定俗成的社会系统,远比博物馆所能呈现的要复杂得多。正是如此,我们更要从宏观的民俗谱系作为阐释框架,以节日链接日常生活的实践方式,通过展示、研究、教育、传播等方式,有效促进公众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节日精神的认知,亦协助该项非遗的持有社群建构与诠释其完整的文化观,增进持有主体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同时更促进传统节日为现代社会的服务效用,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国形象。
中国节日博物馆亦是向世界讲好中国节日故事,同时与西方节日交流的窗口。相较于西方的节日更易成为世界普遍性节日,我们更应通过展览展示的方式,让国际社会看到和承认中国节日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对于世界多元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组成的重要性。从中国节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走向国际,体现出东西方世界在文化层面相互的尊重与欣赏,在促进东西方民心相通、文化交融上大有可为。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真正意义上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事项,这是对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出非遗所倡导的多元且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作者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