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其语言、形式。中国现代诗歌自诞生以来,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最遭诟病的一点是“它尚未成形”(萧三语),即它在形式建设上的缺失。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进程中,关于格律、节奏、声音等议题的探讨时隐时现地穿插其间,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形式意识。而在这些探讨中,围绕节奏所进行的阐发和解析格外活跃,显示出相当可贵的理论建构意义。
诚如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所说:诗歌中“只有节奏才是最本源的、最深层的要素”“联系古典和现代的环节,还是应该首推‘节奏’”。艾青也在《诗论》中指出:“节奏和旋律是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调节,是一种奔放与约束之间的调谐。”作为一种诗歌形式要素,节奏能够吸纳诗内、诗外的因素,打破自由诗、格律诗的壁垒,将构词、句法、声音、情绪、意蕴等统摄起来,实际上是所有类型诗歌共同面对的议题。令人遗憾的是,从已有关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论断和分析来看,虽然观点纷呈、各有特点,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概念、术语不够明晰,尤其是混淆了格律和节奏的内涵与外延;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对节奏构成和样态的厘定;对节奏的语言机制及生理、心理动因缺乏深入细致而有效的探究。就笔者目力所见,王雪松教授新近出版的专著《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应该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全书以30余万字的厚重篇幅,分别论述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内涵、形态、功能及类型,而且将之与中国古代、西方的诗歌节奏进行比较。这部论著是在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现代诗人、诗论家的种种观点,并在援引中国古代、西方节奏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对现代诗歌节奏探讨中诸多令人困惑的“谜团”进行有力破解,条分缕析、层层推进,兼顾理论辨析和诗例剖解,堪称一部融汇了各家理论并力图拓展的具有体系性的论著。
《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将现代诗歌节奏与现代汉语的特性联系起来,探索节奏创构的语言机理。作者充分吸收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节奏正是诗歌语言细胞的组合方式,节奏构成了诗的内神外形,有可感之肌肤,可观之形体,可悟之神韵。它恰是诗语与诗美之间的使者”。这抓住了现代诗歌节奏之所依凭的根本。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作者还发现,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对现代诗歌节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标点符号也成为现代诗歌节奏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部论著在古与今、中与外的比较参照中,凸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独特性,继而提炼出中国现代诗歌的“中国”与“现代”特色。《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行文中经常闪现比较的视野,比如第一章第一节在讨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时,就从“节奏”与“rhythm”谈起,通过考察早期前者对译后者、二者被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混乱情形,并追溯各自的语义演变,指出中文“节奏”因受到西文“rhythm”的促动而扩大了外延,变得泛化。作者还专门辟出一章,将现代诗歌节奏分别与古代诗歌节奏和西方诗歌节奏进行详细比照,探讨现代诗歌节奏借鉴古代诗歌节奏形式和技巧的可能,以及西方诗歌节奏对中国现代诗歌在语形节奏、语音节奏、语言节奏上的积极影响。
作者基于历史的眼光和诗学的准则,对现代诗歌节奏进行整合、分类并进行合理阐述。《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将现代诗歌节奏分为“自然音节节奏”“情绪节奏”“谐和节奏”三种类型,分别对它们的理论构建、创作实践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自然音节节奏”由胡适首倡,其理论主要缘于“诗体的解放”吁求下对情感自然、语言自由的推崇,实践上既有对传统诗歌音节的改造、熔铸和翻新,又有对西方诗歌音节的转化;“情绪节奏”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和戴望舒,前者提出“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后者主张“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两人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自由诗的音律建设有开创之功;“谐和节奏”的理论倡议和创作实践主要出自闻一多、徐志摩等,其重心是“音节流转”与“有机整体”。此外,《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还述及梁宗岱、罗念生、朱光潜、叶公超、周煦良、陆志韦、卞之琳、何其芳、林庚、王力等的文论中与诗歌节奏相关的重要见解。
当然,尽管这部论著立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百年历程且留意了当前的节奏研究成果,但其论述集中在前三十年现代诗歌节奏发展的关键阶段,后面时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节奏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和个案及其引出的新课题,还有待研究者以新的理论视角予以观照和探讨。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