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文艺漫谈|大法官说了不一定算

原创张培鸿

2022-05-19 12:14:23

向左走、向右走,这是美国的问题;向前进、向后退,这是我们的困惑……


在心浮气躁的功利主义者看来,美国司法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几乎是可有可无,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对于类似美国如何如何,所以我们应当如何如何这样的句式,难免心生厌倦。一种万念俱灰的超脱,笼罩着前后三代法律人。

换一种有别于过往的视角,把美国法院当且仅当作美国人自己的法院来解析、研究乃至把玩,不忙着贴借鉴、移植和参照的标签,不要那么着力,先摘下有色眼镜,卸除为官者讳、为帝王师的心理包袱,轻松地、隔岸观火一般地看看美国人的傲慢与偏见,诚实与固执,效率与公正。有没有可能?

至少,何帆博士的《大法官说了算》一书,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努力。

比较司法研究,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两个方向的俗套:要么惟美利坚马首是瞻,脱离一国特定的国家权力。总统有提名大法官的权力,但是提名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和表决。大法官一旦获得任命,其任期是终身的,不受政府更迭、总统换届的影响,甚至总统选举引发的争议,最终也由大法官们来一锤定音。而大法官们的裁决,又会受到国会的立法和总统的提名等权力的掣肘。毕竟,国会掌握着大法官们的钱袋子。

大法官说了算,不是由首席大法官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大法官们自说自话,更不是异口同声的一致结论,而是简单多数的表决原则,但又允许不同意见的少数法官将自己的意见和反对理由公开发表,这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败诉方的不满,使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反倒更容易接受败诉的结果。

一个小故事能够看出美国式民主与三权分立的精髓来。 2005年,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病逝,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提名罗伯茨担任首席大法官,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表决中,当时还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投下了反对票,当然最终并没有阻止罗伯茨进入最高法院。风水轮流转,三年后,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入主白宫,根据宪法的规定,总统的就职典礼由首席大法官主持,此时已经担任首席大法官的罗伯茨,磕磕绊绊地主持了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当副总统拜登就此嘲笑罗伯茨的时候,奥巴马狠狠地批评了拜登,并要求他向罗伯茨道歉。

向左走、向右走,这是美国的问题;向前进、向后退,这是我们的困惑。在问题和主义之间,《大法官说了算》不可能给出答案。然而知耻而后勇,当我们分得清什么是毒什么是药的时候,该吃什么就不是问题了。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展开全文

赵杰伟

相关推荐

去中亚旅行,别忘了到这里看唐朝影像

滇池池上云悠悠,归来依旧是春城

后记:人的旅程,诗的朝圣,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丨从长安到敦煌(11)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