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逐渐攀升,危险场景下自动驾驶退出、驾驶员无效接管等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整车安全的重要因素。系统性地提升整车运动性和安全性,是各企业大力攻克的重点,这让智能底盘坐上了风口。
汽车底盘的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传统机械底盘、电动底盘以及智能底盘。智能底盘由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驱动、线控换挡五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为核心环节,技术也最为复杂,是未来底盘零部件智能化发展的关键。
目前,线控底盘技术仍被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外资掌控和垄断。“底盘线控化已成为汽车全面电动化以及保障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量产落地的关键。”11月1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表示,抓住智能底盘技术变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智能底盘的赶超和引领发展,事关汽车强国建设。
从用户角度来看,“从各个系统有独立的控制器,再到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有交互,到目前有独立的集中控制器,未来独立控制器会做减法,集中控制器可能会做加法,功能越来越多。跨域融合、内部域协调控制之后,基于多执行器分配,整车的稳定性、舒适性,会有很大提升。”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底盘技术开发中心总监廖银生表示。
线控底盘也是智驾方面少有的高增长细分领域。有机构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将达到282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1267亿元,其中汽车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89%左右。
当前,由于线控底盘领域尚未成熟,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在互相内卷。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两大挑战:第一,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融合中,需要各系统互相开放;第二,对单系统来说,因为要实现更多功能,单系统有一些功能需重构、迁移。
由此,线控底盘的发展,必然会经历阵痛期,这个阵痛期首先体现在商业竞争层面,如整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的暗中较劲。廖银生表示,这个阵痛期也是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其次是零整比过高。
廖银生举例称,在成熟的汽车市场,主机厂数量和稳定性都比较强,但中国目前有超过90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2023年推出了322款新能源车,如此激烈的竞争不利于线控底盘大规模普及;其次,成熟的汽车市场以主机厂为主,并与零部件企业存在强耦合关系,以支撑技术创新,中国主机厂数量比较多但规模还比较小,零部件产业链还属于技术跟随,当前仍然要加强本土开发能力。
福田汽车智能底盘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孙松红从商用车角度分析认为,智能底盘的核心技术和开发主导权分散在各个合作伙伴手里,无法打破壁垒进行扩展功能的开发,车企亟须建立智能底盘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事实上,因为缺乏零部件和构件的思维,整车厂在早期推动底盘域的独立研发时面临巨大挑战。如今,零部件供应商仍希望通过软硬整合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如将控制器称为“驱动器”,并将硬件、驱动器以及封装好的软件一同提供给整车厂,形成软硬一体的服务提供商。
采埃孚此前一直强调“框架软件”的概念,通过软件框架解决底层工作,让主机厂更专注于高阶的功能开发,而将这种工具性质的工作交给供应商。
采埃孚车辆运动控制全球销售与亚太区战略负责人韩喆彦表示,采埃孚的线控转向系统会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于国内首发,该系统可收缩和可收纳方向盘,并为L3—L4自动驾驶做准备。此外,线控转向的自适应可定转向也为方向盘的设计带来更高自由度,如原来泊车需要方向盘转两圈半,有了线控转向、自适应可变转向比,会有更多可能性。采埃孚的预计线控制动预计会于2026年在中国市场量产。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智能”)希望打造场景化造车的最佳平台,滑板底盘是时代智能提供一体化智能底盘的重要目标。滑板底盘可以拓展成小、中、大型的底盘,支持多场景、跨场景应用。
时代智能首席技术官蔡建永表示:“滑板底盘内部集成,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更轻的重量;其车身上下解耦也以支持场景造车、支持汽车上半身和下半身独立演进与并行开发;此外,其把车变成一个超级母生态实现对外开放,可支持各种创新以提高行业效率,通过行业共享促进整个生态繁荣。”
智能底盘的发展,还需要更明确的机制和标准指引。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主任委员张俊智表示,今年行业的重点是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标准制定,2025年单项技术是智能底盘与智驾的融合控制,包括在执行端要能够对技术进行掌控,以及智能底盘与自动驾驶的融合发展,通过两者的融合为整车运动安全兜底,为整车运动安全和驾乘体验增量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李骏表示,首先,要积极布局和有序推进“转制一体化”;其次,要通过整零合作、跨界合作、国际合作等灵活的方式协同攻克智能底盘关键技术的难题。
线控制动主要有线控液压制动系统(EHB)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两条技术路线,目前EHB为主流,技术也趋于成熟,多家企业已经完成了多轮的标准制定工作,国内外标准法规将于2025年逐步落地,全干式EMB正在成为量产的方向。
虽然相比国际厂商还有差距,但越来越多搭载国产智能底盘的车型产品量产上市,本土供应商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渐提升,如伯特利和弗迪动力市场份额已突破10%,开始快速量产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