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Charlie)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他热爱运动,成绩也不错,在他的眼中,自己再普通不过了。某一天放学后,查理在骑车回家时路过了镇上有名的“疯人屋”,据说住在这里的老爷爷十分难处,还养了一条凶狠无比的德国牧羊犬,但查理听到的并不是暴躁的狗叫声,而是一阵痛苦的呻吟。在“疯人屋”的后院,查理发现了鲍迪奇(Bowditch)先生,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在照顾这位老爷爷时,查理发现,工具间的木板下隐藏着另一个童话世界的入口,平凡查理的英雄之旅就此展开。
这是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新作《童话故事》(Fairy Tale)的开篇,和金此前的作品相似,《童话故事》的故事也始于日常生活,小说却充满了不同寻常之处。他的灵感来自哪里?金在采访中提到,《童话故事》的创作始于新冠疫情初期。“写些什么才会让我开心呢?一座巨大的荒城——荒凉但尚有生机。我看到了空无一人的街道,闹鬼的房屋,倒在地上的滴水兽头颅。这些画面组成了我想要讲述的故事。”
《坦帕湾时报》的书评文章认为,《童话故事》展示了童话被迪士尼化前的本质:悲惨、残酷、充满警戒意味,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适应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Slate》杂志的文章指出,《童话故事》延续了金作品中一贯的主题,恨与爱的作用力是相似的,每个人都有作恶的可能,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时刻保持警惕,我们才有正常生活的可能。虽然书中充满了金式惊悚情节——巨大的蟑螂、查不到源头的怪声、作恶多端的大坏狼……但鉴于本书是金的“快乐之作”,读者在惊吓之余也会收获满满的慰藉。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叶青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