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健康化浪潮交织的背景下,野人日记以"好吃+轻卡"双轮驱动战略开辟预包装食品新赛道。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 Foodaily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博览会暨每日新潮食品节(简称Foodaily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Foodaily创博会上,野人日记CEO邢正轩叙述了其通过模式创新与组织重构实现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
以下为对谈实录:
问:野人日记从农产品销售转型为轻卡主食品牌。作为 90 后 CEO,您如何在早期判断 “预包装食品”“健康化” 的赛道趋势?这种战略转向背后的组织能力是如何重构的?
邢正轩:我本人一直对健康食品很感兴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当时预包装食品做健康类的市场还未饱和,竞争没那么激烈,而轻卡食品虽有需求,但也存在口感不佳等问题。我觉得要是能做出既好吃又具功能性的产品,肯定有市场,所以选择了这条赛道。
在战略转向过程中,团队组织能力重构遵循 “缺哪补哪” 的原则。销售端相对稳定,但供应链和品牌建设方面缺人,于是我们一方面寻找新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推动老同事转型。比如让有一定经验的同事学习新技能,参与到新业务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快速地搭建起了适应新业务的团队架构。
问:团队 90 后、00 后占比超90%。野人日记是如何在快速扩张中保持组织的稳定和活力的?
邢正轩:其实我们并没有在转型和扩张的过程中感受到太大的压力,我们团队成员比较年轻,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就使得公司在各个阶段实现快速的过渡。另外,操作的团队都是跟着公司一路从公众号时代转型到抖音时代,从农副产品业务发展到预包装食品业务,大家已经习惯了变化。比如停止做某个产品,同步在开展新业务,团队成员都能很快过渡。年轻团队头脑灵活,面对变化能迅速调整,加上大家已经有了长期合作的基础,默契度高,所以在不断的转型和扩张中,团队始终保持着活力。
问:在产品研发的角度,野人日记总能精准捕捉市场新需求,您如何构建从市场洞察到试错再到产品迭代的创新闭环?作为 CEO,您在产品决策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邢正轩:我觉得是“大力出奇迹”。我们的团队每月会查看近 3 万个产品,线上研究或者买回来试吃。看到有潜力的产品,就会展开思考和讨论能否将其改造得更健康。改造产品时,我们也会反复平衡口感和热量,调整满意后,先以最小 MVP(最小可行产品)形式进行测试,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若产品在自然流量下数据表现不错,就会再投入进一步的推广。每个月大概都会上七八个新品,始终保持较快的迭代速度。
作为我个人,一个是在产品决策的前期,我主要负责模式的探索,搭建研发流程和结构。在选品理念上,也会鼓励和引导团队,鼓励他们多拿产品方案,然后我们通过不断试错纠正,不断地与团队打磨产品的可行性,让团队逐渐掌握市场和品牌的匹配度,大家一起积累经验。
问:面对同质化竞争和行业 “内卷” 的价格战,野人日记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为用户带来的价值?
邢正轩:我们认为这本质上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如果只追求短期利润,在产品上妥协,降低成本,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产品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产品和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地位取决于其长线价值。那些追求短期利润的品牌往往难以长久发展,所以我们是信奉长期主义。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我们坚持选用更好的原材料,注重产品健康属性,努力提高食品的品质底线,给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问:2025 年,企业将如何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
邢正轩:2025 年,我们把加大研发投入作为重点工作,致力于推动产品升级,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目前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变化,我们积极与研发机构合作,希望借助外部成熟技术应用到产品中。例如,我们正在和研发机构共同研究如何在保证产品好吃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热量。像在产品中添加魔芋时,研究魔芋与其他杂粮、面粉的最佳比例,以达到热量更低、口感更好的效果。我们还会持续关注行业新技术,将其融入产品研发,推出更多低脂、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更美味,轻松享受健康生活,不用为减肥或饮食健康过度担忧,以产品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问:未来十年,您希望将野人日记打造成怎样的企业?
邢正轩:未来十年,我希望野人日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平台。对内,让团队同事们都能有一份体面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在小地方,大家收入普遍偏低,生活压力大,我希望公司能改善大家的生活状况。对外,我也希望团队能够以公司为媒介,持续地创造价值来回报社会。比如把产品做得更健康,让消费者不用刻意坚持就能轻松保持健康饮食,提高食品行业的质量底线,选用更好、更货真价实的原材料。我认为公司不仅仅属于股东或员工,是社会给予了公司发展的机会,所以要努力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