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和中国粮仓,黑龙江在2022年4月23日启动了一项“智慧农业”项目,投资1.5亿元人民币。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说,该项目能突破中国农机整体水平落后、自主作业功能碎片化、群体协作能力差、智慧农场管理效率低的瓶颈,力促农作物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望成为国家农业的智能化先进示范案例和人机共融、自主协同的智慧农场产业化范例。
到今天,智慧农业在龙江的黑土地上孕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无人化农场
有“万顷田地无农人”的科技农耕,从育苗、整地、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仓储,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机器人技术于一体的无人化农场初具雏形。无人化农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亩产量平均提高3-5%,每亩节水15-20%,综合亩增收80元以上。
其中,北大荒集团是智慧农业项目的重要试点基地。李成祥是北大荒集团的种植户。据黑龙江日报报道,李成祥测算,他家600亩耕地用植保无人机施肥作业可比机车施肥作业减少成本1200元。在黑龙江,从生产端来讲,智慧农业让种植户拥有精准的科学参照依据,来指导田间生产;从消费端来讲,智慧农业为消费者提供可信度更高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智慧农业则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为科研育种提供了科学、有指导性的大数据参考方案。
(责编:王海言)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