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环境变化、监管政策收紧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我国私募证券基金行业正由“量的平稳增长”向“质的全面提升”迈进。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来共有4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完成备案登记,较2023年的175家相比,降幅73.14%。从企业性质来看,今年以来完成备案登记的4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中,内资私募占到46家,仅宽立(上海)私募一家外商独资私募。
从管理规模来看,年内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机构中,小型证券类私募机构占比超九成。数据显示,上述47家证券类私募机构中,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机构达43家,占比为91.49%;管理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机构有3家,占比为6.38%;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机构仅1家,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新进入证券类私募市场的机构大幅下降的同时,小规模私募由于缺乏持续投资能力和竞争力,正面临市场淘汰风险。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年内注销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已有508家,与2023年注销的729家相比,下降了30%以上。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2024年注销的证券类私募机构数量仍处于高位水平。2016年至今,证券类私募机构的注销数量累计达3931家。其中,2022年至今为证券类私募机构注销高峰期,依次注销数量为582家、729家和508家,明显高于其余年份。
2023年,私募行业首部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为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则体系,促进私募证券基金规范运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今年5月起草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从募集、投资、运作等各个环节为私募证券基金规范运作提供了“展业指南”。
具体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在募集及存续门槛、申赎开放频率及锁定期安排等方面,进行适度放宽。如进入清算流程的私募证券基金,证券类私募机构最低存续规模由征求意见稿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进入清算程序之前,增加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缓冲期。
分析人士认为,私募基金“扶优限劣”措施提高了私募行业的合规要求,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备案审核和加强自查检查,确保了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同时,加大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未来,头部私募机构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管理好投资人预期;而小规模私募机构的业绩压力和合规成本将显著上升。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