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来,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退市公告,并且退市名单仍在拉长。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锁定强制退市的公司已达43家,超过去年全年(42家),A股退市常态化机制效果显著。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A股“优胜劣汰”机制持续优化,那么,持续优化的退市制度,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对此,6月14日,《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
“退市制度是实施全面注册制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李湛表示,通过淘汰不良企业,市场资源更加集中于具有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从而促进整体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李湛看来,及时淘汰财务状况差、业绩不佳或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退市制度让真正扎扎实实做业务的企业获得良好的直接融资环境,进而带动行业乃至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而问题公司的退出意味着更多资金将被投资于优质公司,非理性投资的回报率会进一步走低,这有利于引导全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
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角度出发,李湛表示,“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措施,提高了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运作,有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回报,提高市场信心和稳定性,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的视角来看,李湛认为,退市制度推动接近退市边缘上市企业增强危机意识,努力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尽力提高业绩表现。同时,通过引入破产重整、资产重组等制度安排,给予了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激励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提升内部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退市数量增加明显,特别是房企退市呈上升趋势。继ST蓝光摘牌退市后,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仍有10来家上市房企面临“1元退市”的风险。
在李湛看来,“房住不炒”政策大基调下,2020年“三道红线”和房贷集中管理制度推出,房地产行业高杠杆和高周转大幅扩张的模式无法继续。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资本市场对于上市房企的信心大幅下降,房地产企业资产质量和股票价格迎来全面重估,这使得部分房地产上市企业不再符合上市标准。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李湛建议,采取相应政策举措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同时积极引导市场预期、注意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市场风险逐步出清的过程中,有些房企可能会出现被收购、重组或重整的情况,这为一些资本实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市场出清也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也可能孕育出一些投资机会。
谈及如何更好发挥退市制度作用,李湛建议,继续完善退市制度的相关规定,提高退市标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退市标准和程序应当明确、透明,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及时修订和优化,标准和程序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发展和特点。同时,加强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对于违法违规、业绩下滑等问题严重的公司,应该及时采取退市措施。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推动上市公司切实按照监管要求披露财务状况、业绩变化等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李湛表示,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承担好对相关上市主体的把关和监督责任。
此外,还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让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和谨慎地进行投资决策。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