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30条”)的出台,为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30条重点举措,旨在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多家银行迅速响应,聚焦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和跨境金融创新等领域,以高效有力的金融举措,为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引擎”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在南沙深耕多年的金融主力军,中国银行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聚焦科技创新、港澳协同、制度开放等关键领域。通过扎实的资金支持和机制创新,中国银行持续服务国家战略的精准落地。科技创新、数字产业、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南沙金融赋能的主阵地,中国银行立足湾区产业图谱与政策指向,持续推进“金融链”向创新“源头”延伸,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广州南沙,广东蘑菇物联科技公司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正在通过智能算法为工业设备节能降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针对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中国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批复1000万元中期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阶段性支付压力,支持其持续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这只是中国银行服务“AI+制造”方向的一个缩影。截至4月末,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科技贷款余额已超2700亿元,为超过1.8万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其中,在广州地区,通过“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机制累计入池近900亿元,市场占比超51%;在南沙,中国银行为近460家入池企业授信,金额占比超43%,在当地同业中排名第一。
中国银行还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国际资本引入与制度型金融试点落地,为南沙的对外开放和产业引资提供系统金融支撑。通过把握南沙区域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的政策利好,结合集团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国银行率先实现了新政项下跨境支付便利化服务、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服务、航运特色金融服务、跨境资本流动服务及国际金融交流平台建设服务等创新首发。中国银行成为广东省首家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万亿元的银行,并在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上稳居市场首位。
作为唯一一家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全覆盖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发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将服务南沙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任务。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倾斜信贷资源、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强化综合金融业务协同,广发银行有效助力南沙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引擎”。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银行向南沙投放信贷余额达94亿元,积极参与了南沙区产业升级及重点项目建设,为区域内多家企业提供租赁保理融资、产业并购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为响应数字化发展需求,南沙建立了全国首个全球数源中心,全力服务全球数据要素流通,为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基座”。广发银行积极对接,创新跨境业务风控模式,加大对区内乃至全市跨境电商客户的合作力度。同时,与南沙大型企业服务平台——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联动,为有境外投资需求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资促进、金融联合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户一策”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更高水平开放。
“南沙金融30条”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更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南沙在创新创业、跨境金融、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将更加完善,为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际经济中心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来源:本网综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