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5月29日财智快报|定力与发力

原创财智快报

2023-05-29 16:26:00

政策如何响应经济?

  • 腾讯云提供技术支持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 2x
  • 1.5x
  • 1.25x
  • 1x, 选择
  • 0.5x
1x
  • 节目段落
  • 关闭描述, 选择
  • undefined settings, opens undefined settings dialog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选择

This is a modal window.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文字
背景
视窗
字体尺寸
字体边缘样式
字体库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核心观点:

1.力,在于平衡。经历一个季度的疫后修复,近期诸多表征经济冷暖的高频数据开始趋弱。特别地,以青年失业率和物价为代表的关键性指标仍在远离均衡。与过往不同,当前逆周期调节工具暂无明显响应。宏观政策为何如此有定力,何时会发力呢?

2.相较海外主要经济体,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的宏观政策整体较为审慎。现实利率似高于按照传统经济增长和通胀拟合的水平,财政也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这些或都与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下,“珍惜正常政策空间”、“跨周期调节”等理念有关。

3.考虑到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我国设定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其实并不高。加之中央明确“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短期内各级政府政策显著发力的迫切性似乎不强。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增速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

4.展望未来,物价低位徘徊之下,实际利率还将维持相对高位,这将引致经济环比继续下行。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预调微调,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但更为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待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正文:

疫后经济经历短暂的自发性修复 后,近期消费、地产、开工、货运等高频数据呈现环比显著放缓,产能利用率延续下行。以青年失业率和物价为代表的关键性指标更是远离均衡。与过往不同,逆周期调节工具暂无明显响应。政策为何如此有定力,何时会发力呢?

一、 政策如此有定力?

相较海外主要经济体,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的宏观政策整体较为审慎。现实利率似高于按照传统经济增长和通胀拟合的水平,财政也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或都与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下,“珍惜正常政策空间”、“跨周期调节”等理念有关。

二、 政策何时会发力?

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对应的复合增速为4%左右。与2021年有些类似,当年复合增速目标也约为4%,且比较容易得以实现了。加之今年中央明确“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短期内各级政府政策显著发力的迫切性似乎不强。物价低位徘徊之下,实际利率还将维持相对高位,这将引致未来经济环比继续下行。

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随着未来经济进一步趋缓,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预调微调,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但更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待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三、基本结论

一是力在于平衡。相较海外,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政策整体较为审慎。现实利率似高于按照传统经济增长和通胀拟合的水平,财政也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这些或都与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下,“珍惜正常政策空间”、“跨周期调节”等理念有关。

二是考虑到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我国设定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其实并不高。加之中央明确“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 短期内各级政府政策显著发力的迫切性似乎不强。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增速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

三是展望未来,物价低位徘徊之下,实际利率还将维持相对高位,这将引致经济环比继续下行。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预调微调,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但更为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待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展开全文

财智快报

财智快报是经济观察报推出的财经类视频专栏,感受OpenAI与财经内容的完美结合。Get财经热点,解密商业密码。

相关推荐

理财资金入市路径变革调查

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长云出席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

如何将养老焦虑转化为财富机遇? 信银理财解码养老金融新范式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