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校长的“江湖”:做有温度的教育

原创王国平

2023-03-15 06:42:33

王国平/文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习惯或被习惯的江湖。校长的江湖是在孩子们中,并因为混迹久了,便沾染了许多孩子气,形成了气场,并温暖了孩子们。

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李建华校长就是这样,他一直主张的是,做有温度的教育。有人说,这只是概念表述而已,因为,许多学校为了把理念说得动听一点,总会搜寻出一些独到的文字,以表达个性、彰显文化。

但我不这样看,以二十年前我们都是青岛南洋学校同事关系以及我对建华校长的了解,知道他是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解,所以,他说的“做有温度的教育”,内涵丰富,掷地有声。

其实,教育本身就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否则,就不是教育。尽管曾经的私塾很严厉,学生犯错误,先生打手板,结果怎样?没听说哪个学生被戒尺打了就恨先生一辈子,难道是因为彼时的先生有社会地位,谁也不敢惹吗?非也!而是因为学生和家长都懂得先生是为了学生好,先生的脸是严肃的,但内心是温暖的。

说到这,不禁要问:建华校长为何把本来就应该有温度的教育写进理念中?

因为,真正的教育不需要高调口号,更多的是对症下药,是审视当下基础教育的问题,然后从教育真义出发,这样便解释了艾瑞德国际学校提出的“有温度的教育”,当为最具现实意义的教育理念。

确实,当今基础教育问题集中表现为:一切向分数看齐,目中无人;“不管白猫黑猫,教出分数就是好猫”。所以,把老师视为加工分数的机器,也属于目中无人。

当下一些有识之士,一些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校长,早已不满教育现状,呼唤着让教育有生命,让教育有温度。

有温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有温度必须先有热源,这个热源可不止于校长的教育热情,而是在校长的思想引领下和行动感染下,点燃全体教师的教育热情。

李建华校长的观点是:校长和孩子们的距离越近,就和教育的距离越近。尽管我只是艾瑞德的校外观察者,尽管隔着围墙,我依然感受到了有一种教育温度场的存在。

有温度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也是我一直的观点,不懂孩子就不懂教育。真教育不在校长办公室,而是在教室。有温度的教育不仅是走近孩子们,而是走进孩子的生活和世界。只有如此,校长才叫校长,否则,校长若总是坐在老板台后面,总坐在茶台前面,小心被老师称作“老板”。

被老师称作老板的校长确有其人。我去过一所私立学校,老师们明里私下都习惯把校长叫做老板。我当时还以为这位校长也是学校的投资人,后来弄清楚了他是聘用的校长。

必须讲实话,有些校长确实没做到以孩子、老师和课堂为江湖。原因诸多,比如,被文山会海淹没的校长,哪有时间走近孩子;喜欢独享坐豪华办公室读文件、看书的校长,或许是书生或许是学者,但离开实践和不接触学生,我不敢恭维能有何作为;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校长,脱离群众官气十足,这更不像校长所为;整天混迹官场和酒场的校长,社会就是他的江湖,如此何谓校长?!

我的观点是,好校长的江湖就在孩子们之中。混到孩子群里,混到老师中间,做一名看起来不像校长的校长。这是我喜欢的校长行为标志,我想这也是校长最美的江湖。

展开全文

王国平

专栏作家王国平,教育专家,中国民办学前教育卓越领军人物,第二届“中国好校长”。现任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前工作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小米尔顿教育集团总督学,平视教育工作室主创人。

相关推荐

伟伟道来|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到底美不美

看不见的“两手”——行商体制的商欠危机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何以重要 | 经观社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