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前,冯琳在外资械企工作了15年,体重从不过百。这两三年投身创业大军,成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伙人后,冯琳体重秤上的数字窜到了120多斤。尽管BMI并没有超标,但“以前的裙子都穿不上了”这件事让她无法接受;恰巧从在诺和诺德工作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司美格鲁肽已被FDA获批减肥适应症,加之身边很多投资人、创业者都现身说法,今年初她便也启动了打针减肥。
与冯琳不同,体重190斤的老秦属于真正的超重人群,且因为腿部疾病,难以通过跑步、器械运动等方式减肥。去年辗转到北京治疗腿疾时,骨科医生告诉他超重让患肢压力过大,“体重减到140,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是,管住嘴、迈开腿对他来说着实困难,无奈之下接受家人建议,打了两支大笔(3ml/支)的司美格鲁肽,瘦了18斤;信奉“是药三分毒”的他见好就收,立即停药。
司美格鲁肽,这款原本用于二型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掀起了一阵“减肥风”,正从医生圈、医药圈开始,逐步风靡,向普通爱美人群扩散。尽管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刚开始“减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原研药企诺和诺德也在今年6月发出严正声明——反对“非适应症用药”,但依然不能阻挡“躺瘦”释放的诱惑。
2022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商品名:诺和泰)在中国销售额达到15.36亿元人民币;且医院和医药电商平台时常断货、供不应求。这一“神药”的全球业绩也很是抢眼:降糖版司美格鲁肽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约66.42亿美元,减肥版(商品名:Wegovy)销售额4.97亿美元。
躺着减肥、舒服瘦身,对很多有身材焦虑的人而言是刚需,也刺激着众多药企在“减肥药”这一百亿黄金赛道上投身布局。
在医生医药圈抢先风靡
“我们很多同事都在打这个针,打开公司冰箱,就能看到好几个写着名字、装着诺和泰的小袋子,”冯琳讲道。作为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伙人,她经常为药企服务,也早就关注到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试验数据,对效果和不良反应有了一定认知,加上公司天使轮投资人、多个药圈朋友率先做了“小白鼠”,亲测确有减肥功效,也才让她搁置怀疑选择用药,之后又“安利”给周围朋友。
司美格鲁肽2021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1月即通过创新药医保目录谈判进入医保;作为减重药物首先在医生圈、医药圈流行起来,许多科室的医生选择用它进行体重管理。今年10月医学专业媒体丁香园也撰文《听说每个科室都有一个偷偷给自己打「减肥针」的医生?》,讲述了司美格鲁肽在医院医生群体中的流行。
对于医生群体来说,更容易理解药物发生作用的机理,GLP-1作为一种肠促胰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同时具备延缓胃排空和肠道蠕动,通过减少胃泌素的分解来增加饱腹感,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药物让人日常“不饿、不馋”,少摄入热量来减肥。
为验证司美格鲁肽的减重功效,诺和诺德IIIa期临床研究招募了大约4500例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BMI≥30或BMI>27且合并一种以上肥胖相关疾病),开展了4项试验,每项试验跟踪时长为68周。这一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2.4mg剂量治疗治疗68周,可使非糖尿病受试者体重降低15%-18%。
基于这项研究结论,2021年6月,FDA批准司美格鲁肽Wegovy用于慢性体重管理,适用人群为肥胖或超重的成人。今年8月,诺和诺德完成了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用于减肥适应症的三期临床试验,这项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试验的开展,也意味着司美格鲁肽有望尽快在华申报获批减肥适应症。
尽管安全性、有效性都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但司美格鲁肽确实也存在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报告率高达84.1%,如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等症状。用药禁忌警告中,包含着“胰腺炎、胆囊问题、低血糖、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率加快和自杀行为”,以及“有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的黑框警告。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医学研究AI公司的创始人讲述了自己使用司美格鲁肽的体验,“挺好用的,可以控制饮食;但也有副作用,断食阶段心情低落、情绪波动大。”
这也意味着,尽管多肽药物GLP-1相对安全,但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且减肥属于超适应症用药,最为稳妥的方式仍是经由医生问诊检查,判断是否适合用药、使用剂量和用药爬坡方式等。
可能反弹的体重
在医院开到药也非易事。今年,司美格鲁肽作为“减肥神药”走红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找到医生询问“能否开降糖药减肥”者比比皆是。这也一度导致医院断药、电商平台上供不应求。为了优先保障糖尿病患者用药,一些医院要求仅内分泌科医生有司美格鲁肽的处方权,其他科室的大夫不再能开出这款药。
药品价格也随着需求激增而水涨船高。2021年进入医保时,司美格鲁肽谈判入局的价格是:小笔1.5ml/支479元,大笔3.0ml/支814元。当前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中,1.5ml的价格普遍涨至650元/支左右,3ml则在1300元/支左右,购药也需获得处方。去年底,诺和诺德合作的CMO企业GMP出现问题,一度中断了美国Wegovy的供应,其官方公告称“预计2022年下半年全面恢复所有剂量供应”。
身在药圈,冯琳原本都是从一位医药代表处购买司美格鲁肽,“药代和医生关系都很好,一位病人拿药时,多开一些,就能匀出来了。”但这种供货方式也并不稳定,药代多次断货,她便通过朋友又寻求到两个渠道,“依赖唯一‘供应商’确实不行,但最早814元/支的价格现在买不到,新药代们都涨价了。”
之所以要持续用药,是因为司美格鲁肽与其它降压药、降糖药一样,停止用药后,原本的抑制机制便不复存在,食欲会逐步恢复,体重也可能反弹。近期一场减肥药开发为主题的沙龙中,信达生物临床开发副总裁钱镭讲到,“从我看到的文献来看,(体重)是朝着基线走,但没有观察到会超过基线。可能半年到一年会恢复到原基线,当然这也取决于用药后减肥的程度,如果减了15-20%,那不太容易回到基线;如果只减了5%,可能就很容易恢复。”
临床医生出身的钱镭,也从医学视角分享道,人变瘦后,下丘脑体重调节中枢可能会呈现再平衡,体内肠道菌群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减肥后)配合饮食运动、生活环境改善,让机体转换至新环境中,就比较有希望保持。
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肥胖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带来的危害,已广为人知。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减肥是关系身体健康的治病刚需。
从身体审美角度来看,尽管近年来社会不再推崇极其纤瘦、柔弱的病态美,但苗条、健美的身体美学观仍是主流。“身材管理”时常与自律、坚持等优良品质挂钩,影响着大众的自我认同,对于健康的“微胖界”人士而言,司美格鲁肽等药品则主要是“医美”属性,使用过程甚至抛开医生处方,自行自费下单用药。
与市场上诸多减肥训练营、溶脂针等相比,司美格鲁肽一针1000元瘦5斤、10斤可谓高性价比,以致于在营销侧几乎无需医药代表们卖力推荐,直接成为现象级“爆品“。当前,国内已有十多家公司在开展司美格鲁肽的仿制药研究,同时针对GIP、GLP-1等靶点的减肥新药研究也正如火如荼,信达、恒瑞、鸿运华宁等厂商都在争夺进入减肥赛道的入场券。
减肥药,成就下一个百亿赛道
早在2014年,FDA批准了利拉鲁肽用于肥胖症治疗,尽管利拉鲁肽需要每天注射用药、依从性受限,但仍显示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2020年,减肥版利拉鲁肽(Saxenda)销售额已达8.6亿美元,占全球减重药物销售额的五成以上。减重效果更好、且只需一周注射一次的司美格鲁肽上市后,更是被药圈认为将“颠覆”减肥市场。
基于减肥版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市场的表现,2022年3月,诺和诺德曾表示,到2025年该司肥胖症业务的年销售额将超过250亿丹麦克朗,约合240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中美华东、重庆派金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于今年6月获得批准;不过,司美格鲁肽的专利保护期至2026年3月,这意味着距离国产仿制药上市还有三年多。同时,华东医药、江苏万邦生化、爱美客等则布局了利拉鲁肽注射液Saxenda仿制药。
创新药研发方面,礼来正在研发的GIP/GLP-1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针对肥胖适应症的三期临床也正在进行中;头对头试验中,替尔泊肽展示出了比司美格鲁肽更强的减重疗效,当下也被寄予厚望。
国内肥胖症研发进度 ≥ 临床 I 期的 GLP-1R 激动剂类药物,来源:Insight数据库
另外,信达生物的GLP-1R/GCGR双重受体激动剂IBI362、恒瑞医药的诺利糖肽已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今年9月,鸿运华宁的GMA105注射液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的Ib/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在中国,临床上仍等待安全、合规、疗效显著的减肥药物获批上市,服务占比50%的超重和肥胖者,以及有身材焦虑的那些人。
(应采访对象要求,冯琳、老秦为化名)
来源:36氪
作者:海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