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第一项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同时部署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加快转向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这既是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量发生变化后的必然选择,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那么,该如何有效提振居民消费?
总体而言,“短期看大宗,长期靠大众”——从短期措施看,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大对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的支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从中长期看,应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探寻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年轻人返乡就业增多、消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县域消费或将成为消费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支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有望超过50%。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对县域消费予以更多支持。
当然,提振消费的根本举措是稳定居民工作,提高居民收入,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还应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从根本上减轻居民负担,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当前,建议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订,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提高到12万元以上,并适当降低税率;继续降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负,并规范税收征管等行为。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消费金融对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助力商家增加收入等具有积极作用。下一步,可以研究出台加快发展消费金融的支持政策,如创设支持提振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消费信贷的实际利率和费率。同时,进一步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让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产品嵌入各类消费活动。消费金融公司是专营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建议进一步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丰富融资渠道,并在资本补充、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采取更多的鼓励措施。
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2024年下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实施,明显拉动整体消费回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政策推动之下,2024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3%,比上年加快11.8个百分点。2025年开始,补贴政策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在限额之内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日前,中央财政已经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
因此,建议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与消费信贷产品有机融合。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消费信贷产品往往金额较小,其使用场景、便捷程度和良好体验,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以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手机为例,如果消费者无法使用消费分期、无法直观看到“国补”后价格,可能会影响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国补”提振消费的实际效果。
但很多地方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往往只支持单一的支付方式,影响消费者使用“国补”的便利性。1月13日,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建议“优化申领支付流程”,如“积极拓宽支付渠道,不得限制消费者付款方式和支付凭证类型。”
目前,电商平台往往会配合大的促销节点推出分期免息、支付减免等活动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成为电商平台运营促销活动、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工具。不仅如此,支持利用更多支付工具享受“国补”,也有利于电商平台算出国补后到手价格,在前台直观展示,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此前的以旧换新实践中,多样化的消费分期和支付工具也创造了更好的消费体验。以京东为例,消费者购买空调时可能会看中使用体验能否“无缝衔接”。京东白条支撑的“以旧换新”能够实现“新机先享”:以消费分期工具评估消费者信用,先发货安装上新空调,再回收旧空调。此类服务创新大幅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助力“国补”更好地拉动消费。因此,建议将多样化的消费分期和支付工具,纳入“国补”可使用的支付范围,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最大化发挥“国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此外,汽车消费、旅游消费等大宗消费场景,也要加快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合作,加快引入多种消费信贷产品,降低相关大宗消费的门槛,提高消费者消费的能力和体验。
展望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居民收入改善和消费意愿增强,以及提振消费政策全面发力,消费金融产品适时助力,消费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消费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