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带小女儿鸭子(她的外号)在某滨海热带城市住了一段日子,在那里认识的一个小姑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叫她妮妮吧。妮妮一家来自国内某一线城市,因为疫情的原因,被困在此处。妮妮具备那个一线城市的一部分气质:见过世面、洋气高傲、甚至有时候还有点不可一世。
这些特点如果集中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大抵会让人觉得她很做作;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则多多少少都会让这孩子显得不那么可爱,如果不是因为她胖乎乎的小脸蛋让人很想捏一捏的话,我估计自己很难喜欢这孩子。
妮妮跟鸭子年龄相仿,还在上幼儿园。两个孩子相识在沙滩上,没一会儿就熟识起来、笑作一团,告别的时候还相约到彼此的家中做客。
第一次登门拜访时,妮妮热情地拿出她的零食招待我们。然而,鸭子因为过敏体质的缘故,可以吃的零食种类并不多,她见过的大多数零食都躺在那可望不可及的超市货柜上。而妮妮家的零食,一水儿的进口品牌,无论是品种还是包装,着实让小鸭子这个乡下妞儿大开眼界。
在这些零食面前,妮妮的优越感爆棚,她一一介绍起了零食的来历:这个是美国进口的、那个是日本进口的。介绍完了零食,妮妮还介绍了妈妈新给她买的凉鞋,某产自巴西的知名品牌。这个因为小伙伴的到来而显得非常兴奋的小姑娘,迫不及待的向我们展示着她生活中所有代表美好的东西。
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在于,一个5岁的孩子,向外人展示的一切都被冠以了各种各样的品牌与产地。不难看出,妮妮很享受这些物质给予她的快乐,但让一个5岁的孩子记住MELISSSA比CROCS高级,恐怕就不是这个孩子的主观意愿了。
过了几天,妮妮来我们家里做客。她很自豪的告诉鸭子:“今天我爸爸带我去学西班牙语了,我们来这里以后一直都没找到好的西班牙语老师呢!”
我的小鸭子用无知的眼神崇拜地看着妮妮,妮妮马上get到了优越感,接着问鸭子:“你会说西班牙语吗?”
鸭子摇摇头表示不会。
“那你会说英语和法语吗?”
鸭子继续摇头,并且敏锐地捕捉到自己正在被妮妮降维打击,我看到了她眼神里透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正当我想帮忙解围的时候,鸭子开始了反击:“那你会游泳吗?”
这回轮到妮妮茫然了,她也摇摇头。
紧接着,鸭子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你要是掉海里了,说西班牙语能救命吗?你连游泳都不会!”
幸好我有一定的涵养,不然绝对会当场笑喷。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们,一个个早都自学成才、浪里白条了,只有妮妮天天奔忙于各种课程,没时间跟小朋友们一起疯。我憋住笑,偷偷瞄了一眼妮妮妈妈,她略显尴尬,仿佛没想到妮妮竟然会被这样一个野丫头给秒了。
妮妮似乎被这超纲的问题给问住了,估计在想: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一般情况下这一波该轮到我输出技能了啊。
我连忙插科打诨:“妮妮可以用西班牙语喊救命嘛!”
这件事情最终以妈妈给妮妮报了个游泳班画上了句号,果然,在妈妈眼里,没有什么是报班解决不了的。
事情到这里,妮妮一家已经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可还没完。
几天后,妮妮约鸭子一起去画画,这家画室价格不菲,妮妮妈妈给她在这里办了会员卡,小鸭子跟着沾沾光。
来到画室后,教画画的老师把妮妮上次没画完的一幅油画找了出来,又给鸭子找了一块全新的画布。妮妮得意地拿出自己尚未完成的半幅作品给鸭子介绍,两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开心地叽叽嘎嘎。很快地,她们两个融入到画室宁静的氛围中,开始各自画画。我一个人到画室外面的艺术中心逛了逛,等我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经失去了控制。
见我回来,小鸭子拿着已经完成的作品,开心地给我看。我环顾四周,发现妮妮母女不见了,一问老师才知道,妮妮刚才眼见着鸭子把一整幅新画都画完了,可是她那半幅画还没画完,于是就要求妈妈帮她画,妈妈不肯,母女俩就吵了起来,这会儿妮妮被妈妈拉到楼道里去了。
描述这些的时候,老师的表情很微妙,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时,楼道里传来妮妮的哭喊声,推门一看,只见母女两个正扭打在一起,我和老师连忙上前分开了她们。妮妮妈妈平日里温柔贤淑,我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粗鲁的场面。
至此,我终于可以肯定,妮妮是个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她沉溺在父母精心营造的优越幻想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优越感是啥?
优越感的书面释义是: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
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倾向的优越感,有人因为美貌有优越感、有人因为学历有优越感、有人因为工作有优越感、有人因为财富有优越感等等。那些没有任何优越感的人,往往会很自卑,甚至出现重大的心理危机。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内驱力,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驱动,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前行。这是个什么原理呢?我们用抗美援朝战争来举个例子:
在战争初期,美军是怀揣着极大的优越感踏上亚洲这片土地的。然而,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的美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输给连坦克、飞机都屈指可数的志愿军,还输得相当狼狈:这是美军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战胜对手,就签订停战协议的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美军一贯所向披靡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同时,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体追求优越的集中体现,正是因为有这样追求优越的信念,才最终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尊重,如麦克阿瑟所说:“志愿军是无法战胜的”,这种集体优越感的建立无疑为新中国的百废待兴注入了有力的强心剂。
有部电影《奇迹男孩》,故事充分体现了优越感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奥吉,在爸爸妈妈和姐姐的鼓励和关爱下努力成长,家庭给予他的优越感让他在面对陌生的世界时,很快战胜困难、重建自信,最终成为一个乐观勇敢的孩子。
优越感小到对个人、大到对民族都十分重要,犹太人若不是坚信自己的是被上帝青睐的“选民”,那么几千年来,一个连土地都不曾拥有的民族又怎么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继而生生不息呢?
合理的优越感
让孩子享受优越感的好处这么多,那为啥上面案例中的妮妮却不太招人喜欢,还被小鸭子怼了回去呢?
那是因为:优越过头了。适度的优越感有助于孩子保持自信,过度的优越感会导致孩子看不清自己的真实能力,从而低估了风险和打击,在遇到真正的压力和竞争时,优越感过度的孩子一般会有两种表现,要么摆烂退缩,要么破坏规则。
妮妮无疑是一个被赋予了极大优越感的孩子,衣食住行都是最好的,连语言都学好几门,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妮妮得到这些不费吹灰之力,并把这些当做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还容不得别的小朋友比她强。
其实容不得别的小朋友比妮妮强的人,不是妮妮自己,而是她的父母。在我看来,游泳和语言都是一种生存技能,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应用罢了。但是妮妮的父母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一方面认为吃进口食品、学西语是某种阶层的标志;一方面又赶紧把别的小朋友会、妮妮却不会的项目尽快补上,生怕孩子错过、落下。
这种行为,无非是一面强调优势、一面掩盖自卑,自相矛盾又煎熬焦虑。妮妮的父母似乎不在乎是否焦虑,而是对优越感这个事情很执迷,坚信通过营造这种优越假象,就能让妮妮具备“上流社会”的某些特质。但事实上,适度的优越可以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能量去抵御风雨,而过度的优越只会让孩子脆弱不堪,容不得一点不够优越的杂质。
在画室里,妮妮完全不能容忍刚认识的新伙伴竟然比自己这个“老手”先完成作品,毕竟她的画已经画了一半,正常操作的话,肯定是要碾压鸭子的,妮妮试图用这件事情保持住自己的优越感。客观地说,妮妮确实很优秀,画也画得非常好,但她和妈妈都没有料到我的小鸭子是个野兽派的“画家”啊,什么构图、勾边、着色等等环节,对鸭子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她用豪放粗犷的画风一气呵成,在时间上反超了妮妮。但即便是这一点点合理的超越,妮妮也无法容忍,于是她把心中积压的嫉妒、愤怒、不满统统发泄到妈妈身上,要求妈妈为她的落后负责。
事实上,妈妈也确实得为女儿埋单,因为是妈妈和爸爸为妮妮营造了一种假象:你一直是最优秀的孩子,没有小伙伴可以超越你。可悲的是,或许妮妮以前遇到的小朋友都能在某个维度内被她秒杀,一旦处于全新的环境中、出现新的同龄人在其他维度超越她,那么忍受不了优越感被剥夺的人,不止妮妮一个,还有她的父母。
可人在江湖,有谁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连东方不败都输给令狐冲了。
认识妮妮后的那段时间,我出于职业习惯经常悄悄地观察她。这个小家伙很少笑,大部分时间都皱着眉头,仿佛在挑剔这个世界的种种错漏。一个5岁的孩子,在被赋予了过量的优越感后,只剩下一张愁眉不展的小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