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氢
1. 瑞典雪恩岛计划利用氢衍生甲醇取代化石燃料
卢森堡公司Boson Energy计划在瑞典雪恩岛利用城市垃圾制氢和CO2,该公司公布了每年生产7万吨绿氢衍生甲醇计划,取代化学行业和塑料行业中使用的基于化石燃料生产的甲醇,并探索将甲醇应用于船舶燃料的可能性,并助力雪恩岛成为世界首个负碳港口。该项目将于2025年做出最终投资决定,首个1亿欧元阶段(旨在生产3000 - 4000吨氢气和1.2 - 1.8万吨甲醇)将于2027年生产。瑞典工厂80%的氢气将用于生产甲醇,20%将通过10 MW的固定式氢燃料电池为港口发电,用于为电动汽车和船舶提供陆上电力。工厂产生的CO2总量约有60%将用于甲醇生产或农业,40%进行地质封存,或者用于二氧化碳长期固定的应用。
2. 美计划为清洁氢能用户规划提供10亿美元补贴
由于制氢税收抵免政策未能吸引足够的承购商,作为其70亿美元的H2Hubs计划的一部分,日前美国政府正计划推出10亿美元的补贴,以鼓励清洁氢的使用。美国正就支持项目进行磋商,主要包括:填补低碳制氢成本与客户愿意支付的成本之间的差额的差价合约;针对需求方项目的固定付款;为支持H2Hubs项目附近潜在承购商提供可行性分析的资金支持;创建“市场-制造商”实体,为清洁氢能提供现成的买家/卖家。
(二) 储运加
3. Nikola获4190万美元支持资金打造6座加氢站
据悉,Nikola公司宣布已获得加州交通委员会(CTC) 4190万美元的拨款,将在加州打造6座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重卡供氢,每座加氢站可为80-100辆氢能重卡加氢。
(三) 应用
4. 宝马将100辆IX5 Hydrogen投入全球真实环境测试

据悉,宝马正在为其氢燃料汽车计划的下一个关键阶段做准备,部署100辆iX5 Hydrogen汽车进行实际测试。该款车型整体驱动系统的最大输出为295KW,燃料电池由丰田提供,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力连续输出为125KW,电池(锂离子)的最大输出:170KW,储氢压力为70MPa,储氢量为6kg,加氢时长为3-4min,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6s,最高速度超过180公里/小时,WLTP循环的氢消耗为1.19kg/100km,WLTP循环里程为504公里。
5. 百事等41家公司呼吁欧盟应对卡车实施更严格的排放目标

近期,包括百事可乐和耐克在内的41家公司在致欧盟立法者和成员国的一封信中表示到2030年,欧盟应将卡车运输行业的减排率从45%提高到65%,雀巢和马士基等公司希望欧盟为新卡车100%实现零排放设定一个明确的日期。其中,重卡转型尤其具有挑战性。目前,德国Daimler Truck AG公司设立了到2039年只销售二氧化碳中性卡车的目标。瑞典Volvo AB公司的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销售的卡车100%都达到净零排放。
6. 林德物料搬运以绿氢驱动可持续发展
日前,位于德国阿沙芬堡的林德物料搬运,推出了自有的制氢工厂以及氢燃料叉车。其自有制氢工厂可为21辆氢燃料电池叉车提供氢动力。林德氢燃料叉车拥有先进的氢电控制技术,采用氢电+锂电的混动系统,通过实时检测氢气浓度、系统温度等措施,有效保证氢燃料叉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7. 日本研发高电解效率的生物燃料电池
据悉,日本京都大学等科研团队使用乙醇脱氢酶(ADH)和全脱氢酶(ALDH),实现了高输出、高效率的生物电化学级联反应,所使用的ADH和ALDH具有与电极直接进行电子转移的独特特性,可实现副反应风险低、电解效率高的物质-能量转换。该团队通过优化级联反应,构建了一种可同时获得电能和乙酸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输出比之前报道的高出10倍以上,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中电解效率为100±4%。
8. 荷兰一小镇将供暖由天然气转向绿氢
近日,荷兰小镇Stad aan't Haringvliet77.6%和天然气有关联的居民、企业家和公民社会组织董事会投票赞成将其供暖系统从天然气转向绿氢。氢气来源是当地过剩的风能和光伏电解水所得。项目计划将在2024年制定,2025年夏天将天然气转化为氢气,绿氢供暖系统预计2030年实现。Stad aan't Haringvliet将成为荷兰乃至欧洲首个利用绿氢供暖的小镇。
9. 英国一造纸厂将使用氢气生产卫生纸和厨房毛巾
据悉,瑞典Essity公司旗下位于Skelmersdale的Tawd造纸厂将从英政府获得22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试验在生产卫生纸和厨房毛巾的过程中使用氢气替代天然气。试验将于2024年开始,涉及更换干燥设备上的燃烧器,测试其使用氢气的安全有效性。
(四) 其他
10. 阿联酋计划投资540亿美元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氢燃料开发
日前,阿联酋宣布计划将其可再生能源供应增加两倍,并承诺在未来七年内投资540亿美元。阿联酋计划到2030年将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占全国总产量的32%。2031年每年生产140万吨氢气,建立两个绿洲生产清洁电力,建立氢研发中心。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100%,每年生产氢气1500万吨,绿洲数量增至5个,建立全球公认的氢创新中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