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连平、刘涛等
看点1:经济增长目标积极审慎,兼顾短中长期发展。
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定得偏高可能会出现难以完成的风险,定得偏低又会失去激励的作用。《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5.0%左右,充分考量了去年较高基数、外部环境、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统筹兼顾了经济长期发展目标,既积极又审慎且含金量有所提升,有助于提振信心,引导预期。
首先,当前外部政治环境复杂,经济形势严峻,多数发达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外需回暖较慢,我国出口可能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今年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后开始复苏的第二年,经济恢复到疫前水平仍需时日,短期内实现较快增长难度不小。其次,经济目标的设定还要考虑与潜在增长水平相契合。疫情爆发打破了正常的经济增长节奏。作为疫后第二年,2024年增长将逐步加快,回到原增长轨道中,5.0%与潜在增长水平相适应,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持。再次,当前目标设定还要出于对顺利实现2035年“双翻番”远景目标的考虑。据测算,当前至2035年的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4.8%以上才能实现“双番”目标。考虑到经济增速具有逐年递减的规律,“十四五”作为远景目标的头五年,GDP平均增速需要至少达到5%以上。由于疫情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这就要求疫后几年的经济增速尽可能的高一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疫情冲击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若2024年5%左右的增长能够顺利实现,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其是建立在2023年较高基数上实现的,且两年平均增速超过5%。而2023年的增速是建立在2022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两年内平均增速仅为4.1%。因此,2024年5%左右增速的含金量较高,如能实现则可以为2035年“双番”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再其次,经济增长是稳就业的基石。经济增长较快时,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当前就业压力较大,必须要维持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增速才行。从次,经济增长和风险光控关系密切。当增速比较快时,风险管控较好。当增速越慢,风险暴露就越快,压力就会更大,所以保持一定的增速是,是化解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最后是以全国各地增长目标为重要参考基础。全国31个省份设定的加权平均增速为5.4%左右,在此基础上将全国经济增速目标设置在5%左右显得较为审慎。
综上,2024年将成为疫情冲击造成经济运行大幅波动后走向常态、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关键一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0%左右,展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要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离不开财政政策更为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扩内需政策扎实推进和稳外贸政策有效落实等宏观因素共同发力。
看点2: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超长期国债常态化发行提振市场信心。
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与2022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和2023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相比,今年的财政政策不但较好地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而且实施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有能见度和感受度,对市场也能起到更好的预期管理效果。一是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800亿元;二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三是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四是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其中,“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尤其值得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通常指期限大于10年、最长可达30年或50年,具有特殊目的及用途,且不计入赤字的国债。去年末中央推出了万亿元国债,并在今年初全部发行完毕,其政策效果将主要在今年得到释放。这不仅是财政政策资源投入带来的扩张,同时也从中央财政的角度释放了积极信号,表达了政府今年要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和目标。此次中央在去年发行1万亿元国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扩张力度,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尽管今年名义赤字率设定在3%,但鉴于中央财政状况良好,财政部门还可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调入一部分资金,必要时财政赤字规模有能力进一步追加,最终实际赤字率很可能达到或超过3.8%。展望2024年,我国将统筹宏观调控、财政可持续和优化税制的需要,多措并举,保持合理的扩张程度,进一步增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一是综合使用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开发性资金,以及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统筹用好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补助地方资金、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等,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提升消费能力,培育新型消费。四是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对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企业、就业培训机构等的税费,加大减免与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增加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支出。五是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产业的税费支持力度,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六是重点关注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快国债与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看点3:货币政策加强总量和结构调节,年内仍将进一步降准降息。
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2022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和2023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的基调无疑更加综合全面。报告提出的“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较以往“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的提法在目的和功能上也更为直接,通过双重工具和手段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尽管市场上流动性一直相对充裕,但由于资金空转、资金套利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部分资金未能有效投入到生产和创新活动中,实际上降低了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贡献。因此,报告提出的“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度和资金使用效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从内部环境看,为实现今年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需要更好满足市场方方面面的较强需求:政府发债需要得到市场资金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还需进一步降低,扩大内需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融资需求应得到有效保障,资本市场信心提振亟需流动性支持,而银行也需要具备充足的意愿和能力去投放信贷资金。从外部环境来看,2024年年中或三季度,美联储可能开启首次降息,中美利差水平将趋于收窄,国内政策受到外部掣肘的影响将会削弱,将为我国货币政策更好地“以我为主”、进行更好地发挥创造了条件。
总体判断,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取向很可能是稳健偏松,努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用足总量和价格工具。为促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内不排除再度降准的可能性,预计第二次降准有可能以定向为主。同时,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预计MLF、LPR仍有可能下调。二是综合运用好结构性工具。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2024年央行将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PSL)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并积极创设新的工具。三是通过支持企业债券发展腾挪出更多信贷资源。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未来债券融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腾挪出来的银行信贷规模,则可用于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其他资金需求。四是适时增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由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在央行的支持下设立的金融工具。考虑到今年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较高,部分省市财政状况较为紧张,如需进一步刺激基建投资,则下半年增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将随之上升。
看点4:宏观政策加强协调配合,非经济性政策纳入一致性评估。
报告提出,要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国内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为此,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除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
这种协调配合首先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紧密协同。具体而言,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双扩张,共同适度发力。总量上,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发挥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可通过货币信贷、利率等政策作用于经济,二者协同发力相辅相成创造宽松的宏观政策空间,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共同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两者的政策协同中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就是货币政策的扩张如何与财政政策的扩张更好地匹配。匹配得完善和良好,货币政策在熨平日常财政收支的影响、支持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需求、支持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财政投入资金就可以拉动数倍的社会资源对经济运行各领域进行投入,宏观政策的双扩张效应就能更好地满足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
报告还特别强调,要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以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从统筹协调工作的角度看,将各地区各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提前纳入一致性评估,加强前瞻性引导,不仅有助于更加注重政策安排的轻重缓急,避免不同政策相互冲突或导致“合成谬误”;也更有助于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看点5: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四大重点。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全球产业技术变革、国际竞争日益激励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需要。
报告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今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将重点围绕巩固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提质传统产业、数实结合四方面开展。
一是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药、新兴氢能、新材料等新增长引擎的作用。根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不断壮大。会议提出的“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了更深远的发展路径。此外,会议还强调了强化新兴产业的投资保障。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保障初创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优化产业基金投资功能,充分发挥产业基金解决创新、创业和培养新兴产业的重大作用。
二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会议明确了“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2024年量子计算、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将获得更大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指出,“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今年未来产业将在完善财税支持、加大制造业转型基金投入、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等金融支持和深化国际合作方面有更多政策导入。
三是提升传统产业稳定性和竞争力,重点产业链要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传统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传统产业并非就是落后产业,目前,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的近80%。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既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必要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牢固产业基础的战略选择。
四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数实深度融合。根据统计,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5%,已经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未来以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创新、数据要素推动产业降本增效、数字平台促进企业组织变革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大趋势。
看点6: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加速转化。
报告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先进科学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体系。一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是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已跃居11位,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基本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较低,仅为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展望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究投入;支持技术骨干企业,尤其是央企、国企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二是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的关键阶段。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虽然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等均居全球首位。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既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要措施,也是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看点7:全面激发消费潜能,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报告》指出,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随着全球需求趋势性减弱,中国经济恢复步伐取决于内需是否真正转暖,提振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第一要务。2010年至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于GDP的平均贡献率约为52%,大于资本形成(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表明中国内需增长已向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转变。倘若按5%的GDP平均增速计算,到2025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20多万亿美元,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到十四五结束时,人均GDP接近1.4万美元,每年就能新增5万亿左右的消费,约为目前消费总量的12%。因此未来有效促进消费增长就能更好地扩大内需。2023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2.5%,重新成为第一拉动力。在较高基数下,尽管2024年消费贡献率将下降并逐步回归常态,但仍是GDP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报告》明确指出,促消费将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和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投资仍将继续在扩内需和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报告》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报告》较为罕见地具体明确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金额7000亿元。在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以及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下,2024年基建投资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之一。《报告》强调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提升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有效带动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看点8: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报告》指出,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对于开放始终秉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始终遵循“平等互利”和“合作双赢”的宗旨,从不会因为任何理由主动打压和制裁他国。然而,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不断抬头。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来自他国的打压和制裁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国只有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报告》从四个方面着手,为今年如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定了基调。一是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近年来,作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外贸新业态的跨境电商依托灵活、高效、韧性的供应链,给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成为外贸领域的一抹新亮色。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15.6%。二是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大力度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更好满足消费升级和打破“脱钩断链”的图谋。三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四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落实已生效自贸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区域合作,将向世界进一步显示中国永不脱钩和深度融入全球大家庭的决心。
看点9: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报告》指出,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是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近日,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行了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央企和国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和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三个作用”和“三个围绕”能进一步强化央企和国企的功能和使命,为国企改革提供有力指引,有效推动国企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另一方面,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今年初,发改委起草了《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有较大推动作用。《意见》明确支持范围和支持标准,明确了资金安排方式。此前,专项资金范围和标准等始终模糊不清,使得想介入的民间资本因为搞不清楚状况而变得畏畏缩缩,此次范围、标准和安排方式的进一步明确,能给民间投资指明方向,稳定民间投资的情绪。对符合要求的PPP项目建设本专项资金也可支持,有利于通过专项资金引导,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推进实施。此外,还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
看点10:完善商品房基础性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会议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内容延续了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较2023年“两会”更加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规划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在新形势下,适应中国当前平衡住房供需结构的新要求,对于解决工薪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的群体创造更多住房机会。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给落地,有利于更好地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长期而言,尽管国内总体住房供需配比已基本处于平衡水平,但大城市住房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工薪阶层难以具备就地购买商品房的能力,需要地方政府增加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与呵护,让这部分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租房等相对低成本的住房支付方式安居乐业。会议再度强调“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这部分内容基本沿用了过去两次“两会”的提法。考虑到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寻底、探底、企稳的调整阶段,房产销售恢复情况不如预期,包括一线城市在内,年内各地在“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背景下仍有望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购房要求和条款。从中长期来看,商品房市场仍然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领域,为此,政策有必要在满足购房者需求方面下功夫,包括房贷利率(含存量)、付款方式、购房门槛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
2024年政府将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过去半年时间内,央行增加了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余额;其中,可能超千亿资金将在2024年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政策性资金支持的力度大超往年。预计年内个人住房政策仍有望进一步推动宽松力度。随着年初央行下调长期贷款基准利率LPR,年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中枢有望逐步走低,为准备新购置房产和存量房贷持有者减少住房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预计2024年会有更多城市取消限购、限售政策,一线城市有望在核心城区放松购房政策,例如调整社保、就业、户口等方面的购房要求。部分城市可能会降低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也可能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更好地满足个人购房需求。
看点11:标本兼治施策,有效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提出“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这是两会连续第三年专门将防范重大风险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主要聚焦在房企、地方政府债务及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
关于房地产风险,会议明确“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是房企流动性风险,尽管部分头部房企风险得到改善,但住房销售不佳导致房企经营收入持续下滑,导致其市场化融资难度增加,超过四成上市房企现金短债比不到1,整体房企资产负债率处于70%以上偏高水平,房企风险仍然令人担忧。预计2024年在房地产宏观审慎背景下,央行继续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力度,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合理的融资需求,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关于地方债务风险,会议强调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通过几年时间地方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当前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债总量庞大,2023年末地方债存量首度超过40万亿,有的地方债务规模相对偏高,国务院曾明确表态12个月省份2024年不得出现任何由政府投资启动的新工程项目,局部风险依旧不容忽视。下一个阶段,中央将安排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逐步降低发行融资成本,提升地方债平均发行年限,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2024年中央还将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严肃财政纪律,加强财会监管,妥善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此外,政策性银行作为“准财政”的金融机构,未来也可能参与到化解地方债务的项目之中,为妥善化解地方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会议提出“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这是2023年“两会”报告中所并未具体提及的部分,需要引起重视。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中小银行因资本充足率压力逐步显现,2023年四季度,城商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3%、12.22%,低于15.06%的行业平均水平,不良贷款规模也有所扩大,未来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值得关注。预计2024年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下,金融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中小金融机构将逐步增加资本金的补充,通过结构化交易、收购及委托、分期付款等创新处置模式,通过各类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
看点12: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更加务实精准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报告提出,要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基本延续了过去两年的“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提法。但在具体着力点上,今年的政策安排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务实精准,直达社会公众的民生痛点。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就业问题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议题的首位,并将促增收与稳就业联系在一起,客观反映了经过三年疫情和去年的疫后恢复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同时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内需扩大。更加务实精准地改善民生,尤其是就业问题,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社会民生领域,预计今年政策将侧重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加精准地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提高住房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抓紧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城乡一体推进教育资源规划和布局,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立法,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制度,加快推进救助立法。在就业领域领域,一是启动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推动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向中小企业延伸,挖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空间。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力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岗位,强化困难毕业生专项支持,健全青年乡村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脱贫人口、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三是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增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四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报告撰写人员:
连 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刘 涛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马 泓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罗奂劼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刘泽凡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