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刚/文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乡村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落后的代名词。虽然二战之后,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加持之下,乡村似乎又成为了城市精英的梦想家园。但工业和城市的双重夹击,乡村产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人口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转化不断加快,乡村的落后、乡村产业的凋敝就成为了必然。
乡村凋敝的趋势,本质是因为先进生产力的转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一条铁律。漫长的农耕时代,乡村文明的繁盛,是因为乡村那一方水土承载了人类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但,一个文明替代一个文明,其根本是因为它用新的生产力解决了上一个文明的突出问题。正如工业文明解决了农耕时代,如何更好地养活更多的人一样,也催生了城市文明。信息文明要解决的是,人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精准地发挥各自优势协作生产、相互依存并更平等普惠生存的问题。
我始终认为,无论文明型态如何变化,乡村都是不可替代的。这不仅因为乡村的幅员广阔、资源丰沛、滋养生命的不可或缺,更因为文明从不是终结,而是螺旋式上升,是融合式发展。经过工业化反思,城市文明也在向农耕文明汲取营养,重新理解自然的本质,并重新审视农耕时代改造自然的智慧。不远的未来,在更高生产力支撑下,人口更自由的迁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田园归去来兮的愿望可能成为现实, 也使得乡村成为承载更新生产力的重要空间。乡村的复兴,或许是更直指人心、更高形态的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活动空间。乡村发展无限可能,乡村产业大有作为。
我能预料到的乡村产业的未来,必然是告别农耕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无奈,告别工业时代人口不断减少和老化的趋势,在与现代科技、人文创意以及一切先进的要素、新的观念的跨界融合中改变升华,乡村产业新发展的力量将在那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汇合重聚,勃然兴发。
历史总是被创造出来的。今天,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正在为乡村在更高层面崛起开创一条跨界之路、融合之路、复兴之路。这条路最大的支撑,就是新时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欣喜地看到,两位来自“千万工程”诞生地浙江的作者,用了近五年的观察与思考,形成了《乡村产业跨界业态:政策解读 业态模式 案例分析》这一创新之作,勾画了对乡村产业未来的憧憬。钦佩靳丽芳女士和梁辉先生的努力与创新,他们的理性思考至少蕴含了三重创新意味:
其一,旧题出新意。乡村建设这个古老的话题,有无数角度,但从产业角度讲乡村,言之有物、言之有道的并不多见,本书做了深入的探索,讲出了在中国、在浙江这片热土上额新体验、新业态、新思路。
其二,以案说新识。书中的案例多是近些年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探索中的,但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成败,如何做成却少见人系统分析,作者的系统归纳是下了大功夫的,全面且不乏洞见,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乡村的未来,理解中国乡村产业的未来提供了方向。
其三,实践出新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本书从我们熟识的实践中,抽离出100个元素,总结五大跨界模式,提出7个开发要点,是作者理论构建的雄心。这样的理论建构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就好比在充满泥土芬芳的乡村,发现并播下带来繁荣的种子,催生新融合、新场景、新裂变,结出乡村振兴之果。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