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普华永道发布《公司治理数智未来白皮书:国企篇》

原创普华永道

2022-04-14 11:23:15

数字化转型实践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运行方式,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数字化对经营管理领域的实践成果,同样可以推动公司治理层面的提升。普华永道今日推出《公司治理数智未来白皮书:国企篇》,通过探讨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企业未来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治理工具,打通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壁垒,重构决策、授权与监督,实现监督与授权联动的治理闭环,并不断迭代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系统和能力,从而助力中国企业抓住数字化机遇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实践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运行方式,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数字化对经营管理领域的实践成果,同样可以推动公司治理层面的提升。普华永道今日推出《公司治理数智未来白皮书:国企篇》,通过探讨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企业未来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治理工具,打通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壁垒,重构决策、授权与监督,实现监督与授权联动的治理闭环,并不断迭代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系统和能力,从而助力中国企业抓住数字化机遇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新发展阶段,对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1)当前,中国企业面临日趋立体、严格的监管环境,企业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以确保经营长治久安;

2)在新旧动能转换变革阶段,中国企业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竞争格局,企业需提升宏观驾驭能力以确保行稳致远;

3)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了企业透明度,使监督具有更广泛外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企业需谋求治理理念与经营策略的“一以贯之”。

 

二、当前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与矛盾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探索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监督制衡作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有企业在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过程中,在治理主体责任、授权与监督、治理体系运行机制方面,还面临如下的难题与挑战:

-治理主体众多,“决策中枢”的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明晰

-独立董事尚有空间去有效发挥其专业及独立作用

-监督与授权尚未形成紧密联动,监督不系统制约充分授权

-对董事会授权不到位,导致治理主体责任难落实

-董事会与经理层权责划分不清

-集团管控与子公司的公司治理未有机融合

-子公司外派董事履职难

-治理体系运行“一以贯之”的挑战


三、公司治理的数智未来展望

基于长期研究与服务经验,普华永道认为未来的公司治理体系,将以董事会为决策中枢,通过多元化的董事构成,形成企业的“智慧大脑”;治理主体通过“授权”与“监督”两大治理抓手,落实核心职责,提升治理效能;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治理手段(如普华永道的“数智治理平台”),拉通信息、精准赋能,重构决策、授权与监督,促其相辅相成,形成治理闭环,推动治理模式的转变,保障公司治理体系高效、有序运转,助力企业战略实现、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

“一体两翼”公司治理框架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

1)厘清治理主体定位,树董事会中枢角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法规文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以董事会为决策中枢的公司治理体系,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明确其核心职责,保证各主体不缺位、不越位。

2)构建多元化董事会,发挥专业决策能力

公司的外部董事及下设委员会成员,除包括法律、财务等专业人士,还应包括具有国际化思维、熟悉市场化竞争规则、具有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提供多元化意见的国际市场职业经理人、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代表等人员。

3)主动规范决策流程,决议闭环跟踪管理

未来,董事会将借助数据平台,整合宏观经济、外部市场、内部经营管理等多方数据,设置风险预警阈值和需董事会决策事项的预警规则。当预警事项发生时,自动触发决策流程,推送消息至各董事,董事可根据情况判断是否提议召集董事会决策审议。同时,董事会也应规范决策链条各环节的相应程序,明确决策规则,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前、中、后的决策流程。

闭环决策机制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

4)强化各层穿透授权,明确主体权责界面

-通过权力清单制,厘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界面,借助信息化工具,自动化决策流程;

-未来,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将逐步从集团职能管控转向治理管控,明确各自的管控重点,通过治理模式差异化管理子公司;

-通过数字化手段,动态分析授权事项的执行情况,量化分析变化因素、授权事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授权事项的动态评估机制。

5)搭建有效动态体系,实现监督治理闭环

基于放管结合,董事会将协同公司各方监督主体和监督资源,通过明确“监督什么”和“怎么监督”,搭建有效、动态的监督体系。董事会通过“决策看板”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开展问询、调研、检查等工作,保证授权、监督的治理闭环,提升治理效能。

6)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保障数智精准赋能

未来,由董事会办公室牵头,通过建机制、促协同、搭平台,实现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董事会信息披露及时、准确。

未来央国企信息沟通机制示例

公司将建立与完善董事“选用育留”的闭环管理机制,借助信息化工具,根据每个董事的情况,精准化、个性化的管理与赋能。通过建立治理人才信息库,为集团总部储备和管理治理人才奠定基础;通过构建和完善履职支撑与培训机制,提升外派董事整体治理能力;通过推行考核评价与约束机制,提高外派董事的履职积极性,并帮助优化集团治理人才库。


四、子公司治理体系的展望

目前,集团对子公司的治理和管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加以改善和解决。数字化将提升下属企业的经营透明度,获得更大的授权,增强下属企业的自主能动性,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反应。同时,外派董事的赋能作用与下属企业的满意度也将会得到改善,子公司治理将进入一个正向循环。

子公司治理的数智未来具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1)建立治理监控预警看板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释放外派董事及下属公司不定期提供临时数据和反馈的压力;

子公司监督治理平台示例

2)伴随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治理的逐步成熟,动态调整对子公司的授权;

3)推动外派董事的角色转变和价值提升;

4)完善集团和子公司两级董事会运行机制。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变进程中,企业也面临业务转型和数字化的全面提升。公司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可能成为“最后一公里”的数据打通,将给企业从顶层到执行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带来质的跨跃。

© 2022 普华永道版权所有。普华永道系指普华永道在中国的成员机构、普华永道网络和/或其一家或多家成员机构。每家成员机构均为独立的法律实体。详情请见 www.pwc.com/structure。

免责声明:本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视为详尽说明,亦不构成普华永道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或服务。普华永道各成员机构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您可以全文转载,但不得修改,且须附注以上全部声明。如转载本文时修改任何内容,您须在发布前取得普华永道中国的书面同意。

展开全文

普华永道

普华永道秉承“解决重要问题,营造社会诚信”的企业使命。我们各成员机构组成的网络遍及156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29.5万名员工,致力于在审计、咨询及税务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关推荐

DeepSeek真的不行了吗丨小白商业观

破除“清北崇拜”是个系统工程

未名宏观|2025年6月进、出口点评——日内瓦会谈效果显现,中美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