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1:财政发力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
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今年以来,中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具体工作目标包括: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我国将统筹宏观调控、财政可持续和优化税制的需要,综合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发国债资金、政策性开发性资金,以及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多措并举保持合理的扩张程度。
一是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提升消费能力,培育新型消费。
二是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产业的税费支持力度,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是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对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企业、就业培训机构等的税费,加大减免与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增加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支出。
四是加快地方债发行节奏。随着新增国债发行影响减弱,预计地方债,尤其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有望在二季度提速。截至4月下旬,各地已披露二季度计划发行的地方债规模超过2.2万亿元,其中专项债计划发行1.2万亿元。
五是适时启动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从历史经验看,特别国债在三季度发行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前到二季度末开始发行。如2020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当年6月中旬开始发行,7月底前发行完毕,在其集中发行期间,新增专项债和国债均为特别国债发行“让道”。
看点2:货币政策灵活用好双率等工具
会议指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根据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2024年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偏松操作,配合财政政策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取向将维持稳健偏松,努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继续用好总量和价格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除社会融资规模和M2保持增速不低于8%外,不排除二季度或三季度再度降准的可能性,不排除再度降准以定向为主的可能性。目前,中小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5.0%—6.5%,而大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5%,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随着2024年下半年美、欧央行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央行转向降息,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预计MLF有下降10—20bp的空间,LPR仍有可能相应下调。
二是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包括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再贷款规模;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扩大至不超过2000万元等。今年4月,央行还宣布在原有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设立了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支持企业发债释放更多信贷资源。一方面,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继续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金融债券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多措并举促进贷款合理增长。今后,中央和地方债券发行有望适度扩大规模,企业债券融资有可能继续放量。腾挪出来的银行信贷规模,则可用于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
货币政策还将与财政政策紧密配合。二者协同发力、相辅相成创造宽松的宏观政策空间,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共同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在熨平日常财政收支的影响、支持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需求、支持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方面如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宏观政策的双扩张效应就能更好地满足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央行适当增加购买国债是货币政策支持财政政策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债券市场的稳定运行。该举措有助于丰富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基础货币投放和政策调控机制功能。
看点3:有效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
会议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磨底阶段,住房需求仍然较为低迷,2024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9.4%,房价则持续走低。库销比是衡量商品房市场周期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库销比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商品房住宅库销比为5.6,较2023年末的6.2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上一次库销比超过5.5是2015年上半年,库销比最终回落到2-3相对平稳的运行区间水平是在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大致经历了两年左右。预计下一个阶段,住房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发力,促进存量住房加快去化节奏,平衡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会议再度强调“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这部分内容基本沿用了过去几次中央重大会议的提法。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是房企流动性风险,年初至今住房销售不佳导致房企经营收入持续下滑,导致其市场化融资难度增加,超过四成上市房企现金短债比不到1;整体房企资产负债率处于70%以上偏高水平,部分头部房企债务问题现隐忧,房企风险仍然令人担忧。预计二季度到年末,在房地产宏观审慎背景下,央行继续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力度,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合理的融资需求,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展望二季度至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及阶段性底部后筑底企稳。销售及房价跌幅有望边际收窄,房企偿债压力减轻,一线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可能边际回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会加快项目建设落地,房地产投资趋势上可能先抑后扬。
看点4: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扩大内需
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大规模设备更新将对拉动有效投资、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工业生产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无论是基建投资还是制造业投资,都离不开先进设备的大力支持。先进设备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强化产品竞争优势,同时还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保障。根据测算,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会对提振消费发挥积极作用。我国以旧换新耐用品消费市场规模巨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和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2023年,汽车保有量约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一些家电已使用了十几二十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从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能够刺激消费需求和带动相关投资,有效拉动和扩大内需。从长期来看,以旧换新既能够进一步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根据测算,汽车和家电总计有望带来3500亿至4000亿左右的消费增量,带动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提升0.7个百分点至6.2%。可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行将有效扩大内需。
看点5:积极创新和加大力度促进出口与引资
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与商品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常年逆差,占全球比重也较低,因此服务贸易是未来我国扩大出口的一个潜力源。202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数字贸易是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跨境交易(包括数字产品和服务交易)以及借助数字技术促成的传统商品和服务交易,是扩大贸易的有效手段。数字交易能够打破传统贸易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使得交易更加高效便捷、成本更低,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也更为迅速和广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3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增速在规模前十国家中排名第三;数字服务出口占世界的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跨境电商交易,既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又助力我国产品通达全世界,同时还缩短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距离,成为我国外贸发展重要动能。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参与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者人数增加至1.63亿。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出口方式创新和重要载体,对出口具有持续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优秀外国企业和外资的积极参与。应进一步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和互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带来的新机遇,稳住和吸引外资的基本盘,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给予外资更多优惠,逐步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和金融资本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合理缩减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资项目清单。
报告撰写人员:
连 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
刘 涛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马 泓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罗奂劼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