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城市 | 失恋博物馆的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1-01-13 17:36:07

故事如果只停留在私信页面上,那它就只是一段话,只是私人的情感宣泄。许捷觉得故事被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看见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仝兰滢、王雨婷

指导教师:陈鹏、许捷

参赛院校:南开大学

1

2018年12月,第一家许仙僧失恋博物馆在成都开展,初次亮相便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随后第二家、第三家失恋博物馆相继入驻西安、天津等各大城市。氛围感浓厚适合拍照的场景布置和令人心碎的伤感语录赚足了年轻人的眼球,抖音上“失恋博物馆”话题下的视频已有9.6亿次播放量。在社交媒体中,这个听起来不同寻常的博物馆已是城市网红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一座城市时尚潮流的证明。观众在这家网红博物馆中来来去去,穿梭在一件件展品中,为展品讲述的故事感到遗憾怅惘,甚至落泪,最后,拍照打卡晒到社交平台。

一、城市中的失意人

微博的“失恋”超话下有3.9万用户,3.1万条帖子和3.4亿阅读量,豆瓣的“林子失恋开导小组”超过11万个“失恋人”,知乎的“失恋”话题有6.8万人关注,超过68万个讨论,“分手之后怎么样走出来”“分手了怎么办”等问题被列入“盐选推荐”。人们习惯了看到花好月圆皆大欢喜,可是在不为人知的城市角落,有这么多失意人陷在悲伤的回忆里走不出来,为一个已经告别的人黯然神伤。“满城霓虹开出荒漠”“这城市那么空,这回忆那么凶”,原来是真的。失意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抱团取暖,来寻找慰藉,他/她们或者公开发帖以吸引过来人传授经验,或者找一个可靠的“树洞”悄悄地倾诉自己的苦痛来发泄悲伤的情绪。许捷许仙僧就是这样一个树洞。

许捷许仙僧,原名许捷,是B站知名情感up主,有14.5万粉丝期待从他的视频里取到爱情的真经。说到怎样获得爱情这个问题,许捷侃侃而谈,聪明又风趣,大家相信这样的人不仅能帮助大家找到爱情,还愿意包容爱情里的失意人。于是许捷许仙僧便成了大家的理想树洞。

2

“跟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有很多粉丝会私信我一些他/她们的感受,一般都是诉苦。大多数都是觉得自己在感情当中不是特别顺利,或者遇到什么困难,跟前任之间有一些不太好的经历,想要跟我倾诉一下。其实他/她们也并非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解决方法,但是他/她们需要有个人能够倾听他/她”。

故事如果只停留在私信页面上,那它就只是一段话,只是私人的情感宣泄。许捷觉得故事被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看见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有了这个想法并与公司团队探讨过其可行性之后,2018年11月7日许捷在微博发布了自己要创办失恋博物馆的计划并向广大网友征集展品。

3

二、“策展人就是治愈”

艺术评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在《装置的政治》中提到,“‘策展人’这个词在词源上和‘治愈’有关,这绝非巧合。策展人就是治愈。策划治愈了图像的无力,因为它无法自己展现自己”。策展人把展品及作者和观众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在帮助完成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对话。在失恋博物馆这里,一个个记录了恋情的物品通过策展人的手以各种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替它的主人讲述所有过往的甜蜜、对未来幸福的憧憬和憧憬突然幻灭的心碎。通过这个展览,失意人有了很多倾听者,听故事的人则若有所思,生活轨迹可能因为这一次情感的共鸣有一点微小的改变。

当谈到失恋博物馆的意义时,许捷说:“失恋的人看到这些故事,可能会被一些情节触动,感同身受,乃至大哭一场。我们的博物馆里经常有这样的观众,对着一件展品痛哭。哭泣不一定是坏事,哭泣有时候也是一种告别,是给过往画上句号决定开始新的生活。也有的人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经历过失恋的煎熬,不是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伤害了我,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可能逐渐释怀,看得更开。对于情侣来说,他们会发现很多感情的破裂不是因为突发事故,而是在日常琐碎中被稀释淡化直至消失,情侣们可能会想到有些误会有些争执也许可以避免。他们可能会更懂得如何沟通、如何维护感情,更懂得珍惜彼此。对于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她/他们会明白爱情也不都是糖罐子,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恋爱,并且可能掌握恋爱的技巧,恋爱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希望观众在看到这些故事以后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爱情,这样就不至于“大喜大悲”,相爱时海枯石烂,失去时又撕心裂肺。”

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

4

三、当代艺术是一种大众文化实践

网红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在很多人眼里,“网红”就是浮夸,就是吸引眼球,就是形式化的东西吸引一波又一波人拍无意义的照片然后在社交媒体上狂欢。“网红”似乎和艺术毫无关联甚至在玷污曲高和寡的艺术。内涵丰富的艺术品纵然价值巨大,可是网红文化中对艺术形式的模仿难道就真的全无意义?

鲍里斯·格罗伊斯在《时代的同志》中说,“21世纪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不仅仅是大批量消费艺术,而且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当代艺术在今天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实践。”

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红博物馆从诞生到兴盛甚至到它未来的消亡都与人息息相关,是大众实践的结果。

5

许捷说他更愿意把失恋博物馆看作是一种行为艺术。收集广大网友的物品,把物品背后的故事讲给大众听,就相当于是大众创造了失恋博物馆,促成了博物馆的诞生。也因为大众对于情感慰藉的需求,失恋博物馆在大众中有了自己的市场,并在观众与展品达到共情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许捷看来,失恋博物馆不会一直存在,它由大众而起,也将因大众而逐渐消散。未来的某一天,当大众有了新的兴趣,不再为失恋而黯然神伤,那么失恋博物馆也该在社会的新的潮流中退场。这是一种全程由人参与的行为艺术,是大众逐渐掌握文化主导权的体现。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艺术也是为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普及所做的奠基。

6

说起创办失恋博物馆的过程时,许捷谈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天津失恋博物馆刚刚开展的时候,路过的天津市民不可思议道“这里还要票是吧,哦,看介(这)干嘛,有内(这个)钱咱还不如买杯奶茶呢”。艺术鉴赏是有一定审美门槛的,可是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我们的社会刚刚用漫长的时间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对于提高生活水平可能仍停留在改善物质生活上。大多数人们缺乏对于精神熏陶和情感体验的需求。而要引导人们体验艺术,培养人们的审美观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需要各种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来引导观众的审美,为观众的审美进入更高的层次做铺垫。

7

“有很多人不知道《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我们就先把这种元素融入到通俗的理解中让大家熟悉这幅画。慢慢的,大家就会知道这幅浮世绘叫做《神奈川冲浪里》,出自葛饰北斋之手”。许捷用自己的美学经验将展品以尽可能美的样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并让观众以较低的成本欣赏到这种美,让他/她们觉得这样的视觉美值得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于是在不经意间,博物馆就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最基础的审美观念。经历了失恋博物馆的策划开展的实践后,许捷突然领悟了策展观展这一互动更深层次的意义。

8

111

9

2222

失恋博物馆是城市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但它也是当今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在城市的A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失恋博物馆的开展,观众进入它,体验它,拍照打卡也好,感同身受也好,都是一座城市和市民喧嚣的生活日常。而在B面,我们看到这座博物馆开展的动机,背后的行为逻辑,巨大的启迪意义和它必然衰落的结局。失恋博物馆只是漫长的时光长河中的一个碎片,转瞬即逝,但城市的A面和B面却是永恒。

文案 | 仝兰滢 王雨婷

排版 | 王雨婷

采访对象 | 许捷

采访者 | 仝兰滢 王雨婷 张祎伟 范越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第二个华为鸿蒙智行来了?探访“OPPO智行”版MG4首批店

产业生态独唱变合唱 首发首秀“炫技”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绿电直连”这本账怎么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