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价格,改变的力量

原创伍戈

2023-09-04 11:09:46

靠市场,还是政策?

核心观点:

1.价格是果,亦是因。与海外通胀截然不同,疫后我国价格趋势走低。价格为负固然是宏观运行的结果,但反过来也会显著影响经济动能。市场存在出清机制,但能否足以将价格带回均衡?若不能,改变的力量是什么?

2.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一般建立在对未来价格的正向预期之上。历史上,价格持续负增长的现实,会延迟甚至压制消费和投资行为,同时也加剧实际债务负担。过往经济走出困境,大都是以价格实现正向循环为先决条件。

3.常态下,市场自发出清的力量,能帮助价格和经济回归均衡。但在价格持续负增长的特殊情形下,该机制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国内外诸多史实都充分揭示了这一特征规律。市场“失灵”时,需要借助较强的外部纠偏力量。

4.展望未来,我国总体价格降幅存在收窄的可能,但下半年或仍维持在负增长区间。若要真正实现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循环,亟需总需求政策更为积极的发力,果断遏制地产的潜在风险及其向诸多领域的扩散也显迫切。


正文:

与海外通胀截然不同,疫后我国价格趋势走低。价格为负固然是宏观运行的结果,但反过来也会显著影响经济动能。市场存在出清机制,但能否足以将价格带回均衡?若不能,改变的力量是什么?


一、扭转价格预期:为何重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可见,价格持续负增长会延迟甚至压制消费和投资行为。而经济走出困境,大都是以价格实现正向循环为先决条件。


图1. 价格转正:经济正向循环的前提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价格持续为负的时期,即使微观主体的名义债务保持不变,经价格调整后的实际债务也是真实抬升的。这显著增加了经济回升的难度。


图2. 价格为负,加剧债务负担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债务支出为居民企业还本付息金额,T季为98年Q1、08年Q3、14年Q3、22年Q4均值。


二、扭转价格:靠市场,还是政策?

历史上,我国几次成功摆脱价格负增长的过程中,1996-1999年降息620bp、2008年降息215bp、2014-2016年降息185bp。有力的逆周期政策不可或缺。

果断的风险处置也很关键。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通缩时采取了需求刺激,但效果不好。后来意识到症结,加大企业风险处置,刺激政策的效果得以实现。


图3. 扭转价格的力量:国际经验

来源:WIND,笔者测算


目前我国部分地产风险似有向金融等领域扩散的迹象。随着商品房销售进一步下行,下半年房企现金流或仍将恶化。近期出险的部分房企,资产、负债规模等不及恒大,但其项目数量更多、更下沉、更分散,风险处置亦更复杂。


图4. 阻断地产风险:当务之急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基本结论

一是价格是果,亦是因。微观主体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价格的正向预期之上。价格持续负增长的现实,会延迟甚至压制消费和投资行为,同时也加剧实际债务负担。过往经济走出困境,大都是以价格实现正向循环为先决条件。

二是常态下,市场自发出清的力量,能帮助价格和经济回归均衡。但在价格持续负增长的特殊情形下,该机制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国内外诸多史实都充分揭示了这一特征规律。市场“失灵”时,需要借助较强的外部纠偏力量。

三是展望未来,我国总体价格降幅存在收窄的可能,但下半年或仍维持在负增长区间。若要真正实现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循环,亟需总需求政策更为积极的发力,果断遏制地产的潜在风险及其向诸多领域的扩散也显迫切。

展开全文

伍戈

专栏作家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蝉联“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冠军。

相关推荐

德勤:中国民营企业“跨越性增长”绝非偶然

“跨境养老”步伐加快 大湾区十一城如何高效协同?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何以重要 | 经观社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