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学员诗四首

原创北京市写作学会

2023-11-23 19:27:26

编者按: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第5组学员唐小立、田卫卫在院领导,尤其是班主任陈先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业精进之余,赋诗言志,现予编发,以飨读者——

编者按: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第5组学员唐小立、田卫卫在院领导,尤其是班主任陈先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业精进之余,赋诗言志,现予编发,以飨读者——

其一、梦邀唐人到北京

(唐小立)

盛唐不见今时月,梦邀唐人到北京。

文脉绵绵从未绝,神州万里颂新声。

红船飞出经纬志,举国高唱华夏情。

春风化雨到千家,草香天碧水波明。

同心共筑复兴梦,多彩画卷今谱成。

川流汇聚多浩瀚,文明互鉴自峥嵘。

雨后更看春花艳,风来似听百鸟鸣。

继往开来初心在,世人正上新征程。

其二、览吴学长新著有感

(唐小立)

世人不识乐,琴瑟空自鸣。

夫子忧思之,著书释韶韺。

远行步连就,长卷笔缀成。

瀚海本涓细,不惭片言轻。

其三、《太阳被人围观》读后

(田卫卫)

宴请天地气度雄,猛虎嗅花本由衷。

明月当空深念远,锦章秀句卌年功。

白云三章寄乐至,太仓金穗谷山重。

感恩前辈赐书谊,聊以短歌赠相公。

其四、离乡赋怀

(田卫卫)

斜风细雨情思长,

浮云落日两彷徨。

惆怅挥手扬尘去,

相思独影对斜阳。

短评:

唐小立、田卫卫两位同学气度不凡,才华横溢,真乃后生可畏也!《梦邀唐人到北京》一诗,有幸得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先生的斧正,成为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第5 组所策划的情景剧台词的蓝本。此诗构思新奇,意境深远,以“盛唐不见今时月,梦邀唐人到北京”开篇,展示了新时代更胜盛唐时的瑰丽景象。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中华文脉绵延不绝,中华儿女同心共筑复兴梦,这是何等豪迈的情怀!全诗有回顾,有叙述,有展望,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末句“继往开来初心在,世人正上新征程”表达了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在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求学期间,同学们相互交流,互学共勉,体现了很好的学风、班风。《览吴学长新著有感》,解读了作者对学长新著的理解和思考。著书的目的在于启迪、教育和引领。“夫子忧思之,著书释韶韺”一句,意在说明每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都要有“大我”意识,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文化视为己任,“写有温度的文字,做有情怀的人”。

田卫卫的《离乡赋怀》巧用古典,令人过目难忘。首句“斜风细雨情思长”,使人想起“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想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一种何等优雅的心境!反映了作者悠然脱俗的志趣。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浮云落日两彷徨”,使人想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为什么“两彷徨”?因为同学相聚时光短暂,终究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当你“相思独影对斜阳”,一定能回忆起参加中华文化学院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班学习时的美好时光吧?!

田卫卫的《<太阳被人围观>读后》通过引用了书中的部分内容的关键词,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其中“白云三章寄乐至,太仓金穗谷山重”是叙述性描写,但白云雾之“白”和金穗之“黄”形成对比,一个“寄”字举重若轻,表达了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而“宴请天地气度雄,猛虎嗅花本由衷”一句,表达了作者“与天地对话”的博大胸襟。“明月当空深念远,锦章秀句卌年功”,意在说明文章乃不朽之盛事,深厚的文学积淀需以日积月累的努力,绝非一日之功。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治学的真谛。(吴重生)

展开全文

北京市写作学会

北京市写作学会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北京市一级社团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北京大学为会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为秘书长单位。学会成立于1986年8月16日,著名作家刘绍棠、浩然、肖复兴先生、著名学者王强先生先后担任会长,现任会长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先生。

相关推荐

“天花板级别”音乐会《重聚》回归

千年壁画“活”起来 重庆来福士携手永乐宫开启艺术盛宴

赛燃全城:“苏超”热力足主题摄影展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