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重阳问答︱如何看待4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原创王庆

2023-05-20 08:59:06

  • 腾讯云提供技术支持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 2x
  • 1.5x
  • 1.25x
  • 1x, 选择
  • 0.5x
1x
  • 节目段落
  • 关闭描述, 选择
  • undefined settings, opens undefined settings dialog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选择

This is a modal window.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文字
背景
视窗
字体尺寸
字体边缘样式
字体库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4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A:4月通胀、工业生产、投资、零售、房地产等中国宏观数据总体弱于市场预期,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进一步加重。在我们看来,2-3月的好与4月的差可能都不是经济的正常状态,经济复苏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戛然而止,我们需要以更长的视角耐心看待经济复苏。

总量层面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待解。在大的层面上,中国经济从三年疫情冲击后重启,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需要时间,财政同样需要休养生息,外需则在三年的超强增长后面临下行压力。反映到结构上,居民在疫情后更多转向线下服务和体验消费,进一步加重了可选消费品行业的竞争压力。这在数据上表现为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消费品价格弱于服务价格,并拖累整体CPI走弱。正如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指出的,“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理性看待复苏过程中的节奏波动。4月经济复苏力度转弱,市场此前已有一定预期,但个别数据的下行幅度超出了正常的经济波动因素。例如,工业生产在季调后出现了幅度仅次于2020年1-2月疫情期间的环比负增长,尽管与4月制造业PMI跌至49.2方向一致,但很可能夸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这是因为,2-3月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好很大程度上来自疫情后补偿性和春节后季节性需求的双重推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同理,4月经济在脉冲后回归常态,尽管这一环比变化也比较剧烈,但不能线性外推。

图注:


事实上,如果没有超强力度的政策刺激,历史上的经济复苏都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2019年可能是疫情前正常的、经济复苏的年份,是我们希望回到的疫情前的“完美状态”。但从数据上看,2019年全年经济增速逐季下行、商品房销量全年基本持平、M1增速处于低位、汽车手机等耐用消费品销量负增长;经济在3月脉冲后“青黄不接”:制造业PMI大部分时间低于50、出口大部分月份负增长。从各个方面看,2019年实际上都处于市场认为的弱复苏状态。但经过近一年的修复,中国经济在2019年最后两个月复苏逐渐加速,即使没有疫情绕动和由此带来的政策刺激,2020年也会是经济复苏力度增强的一年。

就当前而言,经济复苏并未停滞。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再次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这表明经济尽管复苏的速度放缓了,但受益于服务业的逐步回复,复苏的大盘仍然是稳定的。只要还有就业量的增长,失业率稳中有降,收入的增长就可以期待。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以更长的视角看待和把握经济复苏中的机遇。

展开全文

王庆

专栏作家王庆,重阳投资合伙人、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先后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2010-2011年,王庆博士带领的摩根士丹利经济研究团队连续两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亚洲区第一名。2013年初加入重阳投资。

相关推荐

反内卷的本质是“让生意的归生意” | 经观社论

AI抢人大战:比机器更重要的永远是人 | 小白商业观

今日看点|首届西部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举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