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逆周期,有多强?

原创伍戈

2023-09-27 10:33:41

力由心生。

核心观点:

1.力由心生。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究竟在期待什么?实质重于形式。从经济的短周期变化看,政策方向如果既定,那么关键可能是力度。昔日立竿见影,未来经济能否企稳如初?

2.当前较强的政策似集中于地产端。与过往不同,积极信号更多来自二手房的成交,但这可能会“挤压”短期新房销售。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有实质性恢复,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企稳回升。

3.财政是逆周期调节不可或缺的部分。历史上,地方化债进程开启后,城投信用风险得以阶段性缓释。但在“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要求下,政府短期加杠杆的力度往往受到掣肘,即使有出口及经济增长等压力。

4.展望未来,低基数下实现年初经济目标难度不大,甚至开始考虑“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地产和化债政策侧重防风险,而非逆周期发力。基建投资将抬升,已审批项目有所预示。或有增量政策工具,但规模有限。

 

正文:

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究竟在期待什么?从经济的短周期变化看,政策方向如果既定,那么问题的关键可能是力度。

一、 防风险,还是逆周期调节?

当前全国一、二线城市地产放松程度,接近2014-2015年的历史较高水平。与过往不同,目前积极信号更多来自二手房的成交。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实质性恢复,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的企稳,何况本轮房企信心恢复可能会比过往长。

图1. 二手房成交“挤压”新房销售

来源:WIND,笔者测算

历史上,地方化债进程开启后,城投信用风险得以阶段性缓释。但在“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要求下,政府短期加杠杆的力度往往受到掣肘,即使有出口及经济增长等压力。

图2. 化债:降低风险,但制约加杠杆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广义政府杠杆率含各级政府及城投债务。

二、逆周期政策,力度有多大?

近期PMI低位回升,消费、投资、工业季调环比也小幅抬升,表征经济环比回落最快时期已过。由于去年低基数,今年三、四季度经济环比仅需持平,便能实现全年同比5%左右的较为审慎的目标。

图3. 基建回升在路上

来源:WIND,发改委,笔者测算


从发改委已审项目看,基建投资将抬升。但鉴于化债对地方加杠杆的约束,叠加“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未来或有增量政策工具但规模不大。经济环比企稳后,年内的向上弹性亦有限。

图4. 经济环比趋稳,但向上弹性有限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基本结论

一是力由心生。逆周期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期待的可能是政策力度及效果。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实质性改善,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的企稳,何况本轮房企信心恢复可能会比过往都长。

二是财政是逆周期调节不可或缺的部分。历史上,地方化债进程开启后,城投信用风险得以阶段性缓释。但在“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要求下,政府短期加杠杆的力度往往受到掣肘,即使有出口及经济增长等压力。

三是展望未来,低基数下实现年初经济目标难度不大,甚至开始考虑“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地产和化债政策侧重防风险,而非逆周期发力。基建投资将抬升,已审批项目有所预示。或有增量政策工具,但规模有限。


展开全文

伍戈

专栏作家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蝉联“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冠军。

相关推荐

经观季度调查 |2025年二季度经济学人问卷调查: 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地方财税和汇率稳定是关键

反内卷的本质是“让生意的归生意” | 经观社论

AI抢人大战:比机器更重要的永远是人 | 小白商业观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