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流行的说法,乍看貌似有道理,传播特别宽广,实则似是而非,甚至根本就不真实。比如有些文章说,现在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太多了,学生们吃不消,压力很大。于是,一个顺口溜出现了: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
这则顺口溜编得很顺,引用者都说这几句话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情绪。且不说这情绪是否真实,即使真实,是否就意味着应该减少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乃至减少作文训练与文言文学习吗?
这几句话之所以容易被中学生接受,乃是因为它们业已构成了一个带情绪的叙事。这个情绪就是“畏难”,而这样的叙事极易动人心性。虽然喜欢简易方便,贪求省心省力,本是人之常情,但学语文,乃至一切学习,难道是为了越轻松越好?若循此逻辑,干脆不上课、不学习岂不是更省心省力。
所谓“三怕”顺口溜,说起来显得苦大仇深,甚至有点义正辞严的诉求意味,实际上,呈现的却是一种因畏难而逃避的情绪。我曾经把这种叙事描述为“虚假陈述”,最近却发现另外一个说法也挺合适——“叙事陷阱”。
前几天“叙事陷阱”一语小小刷了一下屏,原因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2024 届光华学生毕业典礼上致辞,题目就是《拒绝“叙事陷阱”》。他说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各式各样的“叙事陷阱”(narrative traps)泛滥的时代,他提醒大家在未来的旅途中不要掉入 “叙事陷阱”。他引用了行为经济学家、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在《叙事经济学》中提到的“故事”与“叙事”:“故事,是承载意义最有力量的载体……有些故事可以像病毒一样传播,这些故事就是'叙事’。叙事通过影响人类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解释说,如果某个叙事基于叙事者对客观事实的扭曲,或者出于某些偏狭甚至邪恶的动机,通过“病毒传播”给人们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带来实质性伤害,这就构成“叙事陷阱”。
我们身处一个“泛叙事化”时代,常常自知或不由自主地陷入各种“叙述陷阱”之中。刘俏说,“陷阱”中的人们无法在重要的实证事实面前形成共识,理性的争论因此经常变成情绪宣泄乃至立场对立,反智、恐惧、愤怒甚至仇恨情绪极容易蔓延。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三怕”顺口溜,扭曲的是对作文、文言文与鲁迅作品的认知 。作文的要义是表达、交流与对话;文言文既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重要表达,更是价值深远的创意资源;而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正是“批判现实、追求真理、勇于革新、关注民生的文学与人文精神”。作为“叙事陷阱”,虽然“三怕”的负面作用看起来不如眼下各种花样“叙事陷阱”带来的撕裂与危害更大,但它的“陷阱”可能更深,影响可能更长远,更可能决定长时段一个人的成长高度与广度。
胡洪侠/文